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从产地到餐桌 跨千里半日达 凌晨直击潜江小龙虾“飞”赴沈阳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6日07:15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左晨 汪彤 通讯员 朱立志

6月15日4时18分,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一架B763飞机装载了120箱3000公斤潜江小龙虾飞往沈阳。

经过1800公里的远程飞行,这些活蹦乱跳的小龙虾将于2小时7分钟后,抵达目的地。

这条小龙虾航空货运线,由湖北农业发展集团和湖北立农国际航空物流有限公司开通,是省属国有企业推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的关键之举。

潜江,是小龙虾之乡。保证小龙虾的鲜活以及让加工产品快速、准确送到全国各地,对发展产业来说至关重要。

6月14日14时左右,这批小龙虾从潜江高场街道养殖基地捕捞出水,随后运到全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市场——潜江市后湖管理区的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打包装车,19时34分发车;22时40分左右,经冷链运输至鄂州花湖国际机场。

15日0时40分左右,在花湖国际机场货运分拣中心,机器轰鸣、灯火通明。为了迎接这批特殊的“客人”,花湖国际机场货运站工作人员“严阵以待”,早早地就守在了卸货区域。

冷链车辆到达分拣中心06口后,7名工人师傅迅速卸货。打开包装的泡沫箱,只见一个个小龙虾个头很大,挥舞虾钳。随后,经过叉车转运、安全检查、申报许可等一系列程序后,这些小龙虾正式踏上“北上之路”。

湖北农业发展集团旗下湖北小龙虾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书琼介绍,在东北、西北地区,湖北小龙虾市场占有率很高,以往采用公路运输方式,往往需要近30小时的车程,如遇恶劣天气或交通拥堵,时间还会进一步延长,对小龙虾的鲜活度造成极大影响。

“夏季是小龙虾消费旺季,高温对物流更是考验。”刘书琼说,沈阳距离较远,陆运方式,小龙虾的损耗率在5%左右;“冷链+航空”的运输方式,损耗率在2%以下,既提高运输效率,又保障了鲜活度。

2023年,湖北小龙虾以124.27万吨的年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年加工量97.74万吨,占全国小龙虾加工量的69.70%。

2023年,鄂州小龙虾首次从花湖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四川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就此开启鄂州农产品航空货运时代。截至目前,通过花湖国际机场空运至成都、青岛等城市的小龙虾总运输量超过150吨。

小龙虾“坐飞机”,如何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此次小龙虾航线的开通,量虽然不大,但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刘书琼介绍,将强化与花湖国际机场的常态化合作,距离1000公里以上城市,都将通过航空运输。同时,将优化运输流程,整合农产品空运线路,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未来,黄鳝、藕带等更多湖北农产品也将通过花湖国际机场运向全国、卖向全球。

6月15日6时25分,B763飞机抵达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从产地到餐桌,新鲜的小龙虾,大半日光景便能端上沈阳市民的餐桌。

【责任编辑:肖梦吟】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