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襄阳举行 千年古城与“大艺展”合奏时代交响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8日07:33 来源: 楚天都市报

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闭幕式    通讯员白菲斐摄

华中农业大学襄阳书院    襄宣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刘琴 周萍英 通讯员 尚进 王瑾怡

襄阳,一座拥有2800年建城史的城池,矗立在三千里汉江中游,历史文化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

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是教育系统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艺术实践活动。

6月12日至18日,为期7天的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襄阳举行。“古襄阳”与“大艺展”合奏时代交响,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大学生,给这座古城带来了无限活力。而大学生们也在短短几天时间里,被襄阳的人、文、景、食所打动。“襄阳很漂亮,我想再次游览这座城市,游览襄阳的名胜。”来自黑龙江大学的俄罗斯姑娘萨比娜说。

极目新闻记者通过连续几日走访发现,“大艺展”不仅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艺术交流与成果展示的平台,也给襄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一个展示崭新城市风貌的机会。

数千名大学生到访襄阳

本届大艺展由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湖北省教育厅和襄阳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以“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为主题,分为高校开展活动、省级集中展演、全国现场展演3个阶段。

据了解,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自2005年开始,承载着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重要使命。

极目新闻记者乘坐高铁抵达襄阳东站,一出站,大艺展的宣传海报就映入眼帘,车站内还立有演职人员乘车指示牌。统一着装的志愿者们,手举写有作品名称的接站牌,耐心等候高校师生的到来。

乘车从襄阳东站出发,记者看到道路沿线都悬挂着大艺展主题道旗。“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共享青春盛会,共赴艺术之约”等宣传海报在襄阳城区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相关数据显示,本届大艺展有来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7400余名师生齐聚襄阳,以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展现高校艺术教育成果和大学生青春风采。

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本届大艺展中,艺术表演节目现场展演225个,包括声乐57个、器乐42个、舞蹈62个、戏剧34个、朗诵30个,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现场展示57个,艺术作品现场展示近300件,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现场分组讨论交流展示93篇。

6月14日晚,第二场器乐现场展演在襄阳剧院举行,今年70岁的窦女士在家人陪同下观看了演出,非常激动,“今天是第一次看大学生表演,非常精彩,这群大学生很不一般。”窦女士边说边伸出了大拇指。

在襄阳市全民体育运动中心,李女士带着她的一对4岁龙凤胎,逐一欣赏参展的美术、书法及各高校参展的艺术实践工坊。“他们现在未必能看懂这些,但是可以借这个机会丰富孩子们的认知。”李女士称,她希望未来襄阳能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

东津新区展现襄阳风采

“到襄阳市图书馆时,我们大家都在惊呼,怎么会有这么好看的图书馆,艺术气息特别浓厚。”来自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唱团的冯悦说,她特别注意到了襄阳市东津新区,“襄阳东站、襄阳市图书馆、襄阳全民体育运动中心还有华中农业大学襄阳书院都在这个区,道路四通八达,整体规划让人眼前一亮。”

东津新区在本届大艺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东津新区(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平武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届大艺展的6个活动场馆,有4个位于东津新区,其中有两个场馆在华中农业大学襄阳书院校内。襄阳全民体育运动中心整体形似“玉如意”,总建筑面积约13.7万平方米,涵盖各类型常规室内运动项目,适合四季全天候运动休闲,可容纳观众30000人。“从外观来说它已成为襄阳的一个新地标,同时它已具备举办全国性和其他国际单项比赛条件,补齐了襄阳以前的短板。”王平武说。

王平武介绍,华中农业大学襄阳书院的体育馆和大学生艺术中心的总建筑面积分别为1.07万平方米和1.3万平方米。大艺展开、闭幕式在体育馆举行,大学生艺术中心则承担大艺展艺术表演类舞蹈项目展演活动。

此外,承担本届大艺展艺术表演类声乐项目展演活动的襄阳市图书馆音乐厅,总建筑面积约5.4万平方米,自2023年12月起,这里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专业化升级改造,成为襄阳市首家集自然声演出为主,满足声乐、民乐、小型管弦乐团演奏于一体的多功能音乐殿堂。

除了提供大艺展的活动场馆,东津新区还为大艺展提供住宿接待和后勤保障服务。“东津新区的三家星级酒店,以及华农襄阳书院的学生宿舍,都用来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师生,同时,这三家酒店也没有停止其他接待,这也证明了我们的接待实力。”王平武说。

“这么大型的活动我们以前没有组织过,压力很大,特别是安全如何做到万无一失?我们通过不断演练,完成了这次大考,东津新区的各种能力经受住了考验。”王平武说,本届大艺展不仅让襄阳人民看到了东津新区的发展,也让全国大学生看到了东津新区的风采,“汉江新都会,襄阳新中心”呼之欲出。

千年古城激扬青春

三百九十里汉江精要,两千八百年古城遗韵。襄阳曾是金戈铁马、群雄逐鹿的“天下第一城池”,也是风云际会、卧虎藏龙的文化高地。千年古城如何激扬青春?或许答案能从本届大艺展的细节中找到。

据了解,本届大艺展的会徽Logo,延续了往届大艺展Logo的主体形象,采用红、绿、蓝为底色,对“艺”字进行了二次创作,既像汉字“七”,也像飘舞的丝带,还像汉江襄阳段形状。同时,图形中点缀了襄阳古隆中、昭明台的地标剪影,使视觉画面具有更深的象征意义和更广的解读空间。“全国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字样采用北宋大书画家、襄阳人米芾的字体,凸显出襄阳深厚的人文底蕴。

此外,本届大艺展吉祥物“小卧龙”和“小凤雏”的设计也别出心裁。“小卧龙”创作灵感源自在襄阳隆中发生的三顾茅庐主人公之一诸葛亮。襄阳的古城墙、卧龙先生的羽扇、汉江波浪等元素,以中国经典青铜色与金色为色彩,再现了龙形象与襄阳文化元素的巧妙融合,昭示着当代中国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美好形象;“小凤雏”则以荆楚文化载体之一的凤凰为原型,结合本届大艺展的青年学子形象,将襄阳古城墙、汉江波浪、卧龙凤雏、节日鲜花、大艺展Logo等元素融为一身。

在大艺展开幕式中,也出现了不少襄阳元素。总导演肖军曾介绍称,开幕式“极目楚天舒”中,从躬耕襄阳的诸葛亮到三上太空的航天英雄、襄阳优秀儿女代表聂海胜,从湖北知音文化到襄阳书法之城、襄阳诗赋文化,在这个部分都得到展示。

与此同时,为了发挥活动育人功能,本届大艺展组委会精心设计了以“至诚报国,挺膺担当”“文化传承,创新转化”“科技引领,奋勇当先”“青春理想,筑梦未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为主题的5条社会实践活动线路,引导大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参加大艺展的大学生们被襄阳的人、文、景、食所打动。来自复旦大学的参演学生陈奕颖说,她作为湖南人,来到湖北莫名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还因此成为团里的导游,给他们介绍这里的美食、气候、文化和地理。”陈奕颖说。不过,陈奕颖是带着遗憾离开襄阳的,“我是《庆余年》的粉丝,这部剧的拍摄地就在襄阳唐城,很遗憾因为时间不够没能去成。”

来自武汉音乐学院合唱团的李朕在完成表演后,内心激动不已,“家门口的演出,既激动,又骄傲。”

【责任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