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华中师大毕业典礼上,校长送同学们四个“锦囊”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8日13:16 来源: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

通讯员 舒佳欣

实习生 蔡蕊

6月18日,华中师范大学举行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8757名2024届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

“把握人生确定性,勇做时代筑梦人!”典礼上,校长彭双阶在致辞中谈及同学们即将开启的人生新旅程,他希望同学们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性,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筑梦人。

对此,他送给同学们四个“锦囊”:一是以理想信念的确定性应对人生际遇的“得”与“失”,树立远大的强国志向;二是以奋斗目标的确定性应对工作方式的“冷”与“热”,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三是以精神追求的确定性应对生活情感的“苦”与“乐”,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四是以教育情怀的确定性应对文化传承的“守”与“变”,弘扬教育家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家国未来”,彭双阶激励全校毕业生不惧怕任何前进道路上的艰难困苦与风险变化,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据介绍,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26年来,先后在青海、宁夏、新疆等地接力开展教育扶贫、乡村振兴,把华师大爱播撒在中西部地区的孩子们心中。当天,该校党委书记夏立新为该校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授旗,团长赵恒健表示将传承先辈之志,践履时代之约,为祖国中西部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华师智慧与力量。

国之将兴,尊师重傅。生命科学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生秦钰璇作为公费师范生,怀着强师报国的渴望,即将响应“强国建设、教育先行”的号角站稳三尺讲台。“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届硕士毕业生余逸飞选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扎根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做家国情怀浓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11年的时光里,外国语学院2024届博士毕业生李羽涵累计为国家大型外事外交活动提供1300多个小时的语言志愿服务,立志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来自俄罗斯的国际毕业生代表爱乐17岁时来到华师,主持学校文化节活动,参与中俄两国高等教育交流对话会,为推动长江与伏尔加河的牵手并进贡献力量,她说未来将继续当好赓续传统友谊的桥梁纽带。

师者如舟,千里不殆。教师代表、教育学院郭元祥教授在给同学们的临别赠言中讲述了华师前辈“大先生”的故事,他深切寄语毕业生将个人的梦想安放在强国建设的征程中,用责任、实干和担当去铺就通向梦想的荣光之路。

“希望有志从事教育事业的学弟学妹们,能够做到心中有梦做良师,身上有光照英才。”校友代表、数学与统计学学院2011届校友柯希湖从敢于做梦、合力筑梦、奋进圆梦三个方面激励毕业生们早日成为让华师骄傲、让人民满意的大国良师。

典礼结束后,熟悉的校歌回荡在佑铭操场,现场隆重而又温馨。来自各学院的80余位导师分列佑铭体育场两侧,为所有毕业生一一拨穗,并颁发学位证书。

(学校供图)

【责任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