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时光里的老父亲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9日07:44 来源: 楚天都市报

□陈立芝

父亲离开我十一年了,可我时常觉得,他仍然站在我的身边,慈爱地凝望着我。

我的父亲,个子不高,身材瘦小。因为在部队当过兵,他站立的时候永远昂首挺胸,神气十足,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地注视前方,脸上总挂着温暖的笑容。

父亲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但他从小就爱读书,加上在部队的熏陶,一手毛笔字和钢笔字写得相当漂亮,文章也写得好,能说会道。退伍时,父亲听从爷爷安排,回到村上当起了“村干部”。

父亲是家中老二,有个姐姐已经出嫁。爷爷去世的时候,奶奶才五十多岁,膝下儿女多,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再找个老伴一起生活。在奶奶眼里,儿女是她的依靠,她的长子、我的父亲则是她一辈子强有力的支撑和靠山。那时候,父亲上有母亲要照顾,下有弟弟妹妹需要扶持,自己的妻儿更要顾及,顿时,所有重担全落在了他一个人身上。父亲就成了这个大家庭中无所不能的人,他总会耐着性子处理好那些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的家庭关系,以至于姑姑们有任何大小事情都会跟父亲商量。

1994年,我们家建了新房,留下奶奶和叔叔还住在老屋。老屋三面靠山,叔叔有时候也会外出务工。我一直陪着奶奶住在老屋,跟奶奶做伴。

一到晚上,父亲吃完晚饭,就会一个人悄悄地跑到老屋后山溜达一圈,然后轻声细语地在厨房后面的小山坡上呼唤奶奶。奶奶听到父亲的声音,欣喜溢于言表。不一会儿,父亲就径直绕到老屋门前,再大步流星地走进来,陪我们聊天说话。夏天,一起在屋外乘凉;冬天,一起在炉灶前烤火。父亲,就这样一直守护着奶奶。他知道奶奶跟老房子有感情,又总牵挂着年纪越来越大的奶奶,就有他的爱和孝心,陪着奶奶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记得那时晚上经常停电,我点着煤油灯做作业,父亲和奶奶就坐在旁边,小声地说着他们母子间的家长里短。宁静的乡村夜晚,祖孙三代同处一屋——这幅温馨幸福的画面,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父亲和母亲成婚时,他已经是大龄“剩男”了,因此他格外珍惜和疼爱我的妈妈。我和弟弟上学的时候,其他家庭的早饭和带去学校的饭菜都是由母亲准备,我们家则是父亲。在妈妈面前,父亲除了付出、包容,更多的是爱,无怨无悔地包揽下里里外外的事情。

对于我和弟弟两个孩子来说,父爱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坚实后盾。父爱如同广阔的大海,滋养着我们的成长。

父亲对我十分宠爱,没有半点重男轻女的观念。有一次,家里来了很多客人,妈妈准备了一大桌子菜,家里的老式四方桌子根本就容不下那么多人一起吃饭,于是妈妈嘱咐我和弟弟到灶台边吃饭。父亲见状,连忙叫正在吃饭的客人们把凳子靠拢一些,硬是挪出一个位置来,然后微笑着示意我坐过去跟他们一起吃。正在大快朵颐的叔叔阿姨们看到如此情景,调侃父亲:“你们家真跟别人家不一样,儿子还没有女儿重要。”面对众人的揶揄,父亲说:“我们家就是把女儿看得重些,因为女儿要做两世人,在娘家过得好,那是看得到的好。要是长大嫁人了,婆家待她不好,那她这辈子就很难有好日子过了。”说罢,他把左手轻轻放在我的肩膀上,不由自主地把我往怀里搂了搂,口里喃喃自语道:“自己的女儿自己疼,儿子那是一辈子都在家呢!”

写到这里,我的眼眶都湿润了。

父亲并没有离开我们,他一直活在我们的心里。老父亲,我们永远爱你。

【责任编辑:肖梦吟】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