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牙齿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一颗牙?对,你没有看错
这颗牙距今已1400余年
它是谁的牙?
又为何被放在这里?
今天,一起走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一探究竟
01
来博物馆看“牙”
这颗牙的主人是?
齿冠黄色,根部发黑
牙齿上还有个黑色的蛀洞
这颗牙就这样被放进了博物馆
还用放大镜展示细节
到底是什么“牙”这么有排面?
它的主人身份可不一般
2013年,扬州曹庄的一处房地产建设工地
发现了一座隋唐时期砖室墓
一方已近斑驳的墓志令人兴奋不已
△隋炀帝墓志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随故炀帝墓志/惟随大业十四年太岁戊寅三(月十)一日帝崩于杨州江都县……于流珠堂其年八月一日……西陵荆棘芜秽……永异苍梧……以贞观元年太(岁丁亥二月甲寅)朔十九日壬申……葬炀帝之……礼也方……共川岳……”
字字透露着墓的主人
正是大名鼎鼎的隋炀帝杨广
据《隋书》等史料记载
公元618年,巡幸江南的隋炀帝
被宇文化及的部队杀害
终年五十岁
隋炀帝墓几经改葬
最后与萧后合葬一处
但具体的埋葬位置始终成谜
△隋炀帝墓
这座墓葬被发现时,已不见尸骨
仅发现了两颗牙齿
根据牙齿磨耗程度鉴定
属于五十岁左右男性
与隋炀帝年龄吻合
这两颗牙齿是中国极少数
通过科学考古发现的帝王遗骸
墓中还出土了帝王才能使用的
十三环蹀(dié)躞( xiè)金玉带
△隋 十三环蹀躞金玉带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旁边另一座墓葬应为萧皇后的墓葬
出土了凤冠等遗物
△钿钗礼冠(复原)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藏
种种迹象表明
这就是隋炀帝墓本墓了
这次隋炀帝墓的发现
为“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增添了又一重要佐证
02
不只有一颗牙
还有一块砖
隋炀帝的牙齿很吸睛
这块来自隋代的砖也不简单
△隋 回洛仓铭文砖 洛阳市考古研究院藏
太仓署,新都仓,回洛城北竖街东第五行,纳丁粟贡米……大业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砖上阴刻铭文14行,共243字
详细地记录了各仓窖储粮数量
粮食来源、仓窖位置、储存日期
和各级12位经手官员姓名等重要信息
为我们揭开了隋代的国家粮仓
——太仓的神秘面纱
△回洛仓遗迹分布示意图
大业元年,隋炀帝迁都洛阳
并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作为隋朝的“生命之线”
成为“运粮河”
考古资料显示
回洛仓城内约有仓窖700座
相当于50个足球场大小
整座仓城据推算可以储粮3.55亿斤
△隋 回洛仓铭文砖 洛阳市考古研究院藏
作为隋唐大运河的历史见证者
回洛仓铭文砖在
“运载千秋——
新时代大运河重点考古成果展”
首次对公众展出
诉说着隋唐大运河当年的辉煌
03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
这个展览不容错过!
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
首次大运河全流域考古成果展
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展出
展品来自大运河沿线8省(市)
共汇聚240余组最新考古出土文物
其中大部分是首次展出
除了隋炀帝的牙齿、回洛仓铭文砖
展览中还有
法门寺地宫“同款”
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
△唐 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外形有点像“齐刘海”的
伎乐飞天纹金栉
△唐 伎乐飞天纹金栉 扬州博物馆藏
唐镜中的珍品
打马球纹铜镜
△唐 打马球纹铜镜 扬州博物馆藏
气宇轩昂
走出盛唐气象的鎏金铜龙
△唐 鎏金铜龙 洛阳市考古研究院藏
还有南宋临安城里
好看又好用的金叶子
△南宋 “保佑坊南”金叶子 杭州博物馆藏
展览集中展示了新时代特别是
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以来
运河考古成果
全面阐释新时代大运河
保护、传承、利用的新变化和新成就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
大运河肇始于春秋,完成于隋代
繁荣于唐、宋、元、明、清
断航于清末,重振于当代
在它的千年历史中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由此显现
10年前的今天
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大运河
运载千秋
致敬千年与十年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武慧锋 文案丨孙煜祁 视觉丨喻偌洢 技术丨汤沛 审校丨左中明 统筹丨刘莹 帅钟琴 特别鸣谢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总台江苏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指导单位丨国家文物局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