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最新播报

人类真的有一天会把二维码用光吗?一起来解密!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3日10:04 来源: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二维码随处可见。近期,网上突然出现这样一种说法,说是“据不完全统计,二维码每天的全球使用量高达100多亿个,所以很快就会被用完。”二维码到底是如何产生的?人类真的有一天会把二维码用光吗?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也就是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实现信息的自动处理。

我国对于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1993年。2016年8月3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2017年1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2018年4月1日起实施。从此,二维码支付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在实际应用中,二维码的容量远超我们通常需要存储的数据量。

在使用二维码的安全性方面,专家提示,从理论上讲,二维码本身不会携带病毒,但很多病毒软件可以利用二维码下载。据警方介绍,扫描二维码,有时候会刷出一条链接,提示下载软件,而有的软件可能藏有病毒。其中一部分病毒下载安装后,会对手机、平板电脑造成影响;还有部分病毒则是犯罪分子伪装成应用的吸费木马,一旦下载就会导致手机自动发送信息,并扣取大量话费。因此,未知来源的二维码千万不要轻易去扫。

【责任编辑:肖梦吟】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