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最新发表一篇论文称,研究人员发现,漆黑深邃海底的含稀土金属结核能产氧,这种氧被称为“暗氧”。该研究发现表明,开采这些结核或影响深海海底的生态。
据论文介绍,在全世界海洋中,被沉积物覆盖的深海平原上常见多金属结核。它们主要由铁和锰的氧化物组成,但也含有对许多先进低碳能源技术至关重要的钴和稀土元素这类金属,因此是深海采矿的一个目标,不过,这种采矿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此前一直不明确。
在本项研究中,论文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苏格兰海洋科学协会Andrew K. Sweetman和同事及合作者一起,在发现了多金属结核的中太平洋克拉里昂-克里帕顿断裂带开展实验,他们利用放置于4200米深海底的空箱测量了相距4000千米的多个位点的氧气浓度。这些实验几乎都显示氧气浓度在两天时间里逐渐升高。
随后,论文作者进一步开展后续实验室分析,并提出多金属结核是检测到的氧气释放升高的来源。基于数值模拟,他们提出假说认为,海底含稀土金属结核的电性质是产氧原因。
论文作者总结指出,虽然目前很难估算多金属结核在更大规模下的产氧量,但他们认为这个氧来源或支持了深海海底生态系统,如果这些结核被开采,可能会影响深海海底的生态系统。(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