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通讯员马明刚)11月12日,从谷城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茨河镇亚声初级中学被教育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授予“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李亚声烈士纪念馆坐落在茨河镇亚声中学校园内,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纪念馆中央是李亚声烈士的铜像,周围墙壁上的22块展牌、100余幅图片以及各类书信、手稿,默默诉说着李亚声烈士生平事迹和谷城县的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运动。
1903年,李亚声诞生在谷城县茨河镇一个贫农家中。读了几年私塾后,他被送到老河口一家官盐店当学徒。1925年,他进入襄樊第十中学读书,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参加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任南昌起义后方总队长。
1928年,奉命担任谷城县委书记的李亚声,将革命火种带回家乡。当年3月,一次党的秘密会议在盛土康骆家坪一个深山凹里召开。4月10日,在李亚声等人组织下,盛土康暴动打响,赤卫队400余人一举攻占盛土康镇,捣毁了盛土康公安分局和烟酒分局。4月21日,发动茨河起义,给当地土豪劣绅以沉重打击。
正当李亚声积极组织石花起义和县城起义之时,工农革命军鄂北总队在枣阳遭到敌人重兵围剿,危急形势下,特委当即改派李亚声赴枣阳担任鄂北总队党代表。
1929年,受党组织派遣,李亚声到武汉领导学生运动。然而,一年后,因叛徒出卖,李亚声被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酷刑和威逼利诱,李亚声始终坚守党的秘密。其间,基督教传教士翟尔丝·巴得山受人之托前来保释,条件之一就是说一个“悔”字。李亚声义正词严地回答:“革命者为了共产主义的信仰,生将奋斗,死而不悔,我不会苟且偷生!”同年10月28日,李亚声在武昌洪山附近英勇就义,年仅27岁。
为了缅怀李亚声烈士对谷城革命的贡献,弘扬烈士革命精神,教育后人,1984年,谷城县委、县政府将李亚声烈士的遗骨从武昌迁回谷城三岔路公墓。200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为铭记革命先烈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谷城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李亚声出生地的茨河镇中心学校命名为“亚声中学”,在校园内为李亚声烈士竖立了雕像,建立了李亚声烈士事迹陈列室。2016年11月,该陈列室被市委命名为襄阳市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2019年,在谷城县老区建设促进会支持下,谷城县对李亚声烈士事迹陈列室和亚声中学进行了整修完善,调整了展陈布局,丰富了展览内容,更名为“李亚声烈士纪念馆”。
革命老区茨河镇是一个红色乡镇,像亚声中学、手纺所这样红色革命旧址全镇共30多处。如今,每年有五万以上的社会各界人士,市县、乡村各级党组织结合支部主题党日联办活动,到亚声中学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开展爱党爱国主义教育。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