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沈阳12月17日电 (记者 韩宏)“百花不落地”的“清掐丝珐琅百花葫芦瓶”17日亮相沈阳故宫院藏珍宝展,牡丹、海棠、菊花、牵牛花等各色花卉在敬典阁内竞相“绽放”。
“清掐丝珐琅百花葫芦瓶”瓶体近一米,瓶身呈葫芦状,口部、底足均鎏金,各錾刻一圈回纹。除口沿下部外,葫芦瓶通体满饰百花纹,束腰处为蝴蝶结形绶带,表面施以鎏金,饰暗红色细碎云纹。葫芦瓶采用掐丝珐琅工艺制作而成,在铜胎上勾勒线条,用很细的铜扁丝掐制成相应图案焊于器物表面,以随类附彩的方法将珐琅釉料填进丝间,经焙烧、打磨、镀金而成,展现了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工艺的高度成熟。
清掐丝珐琅百花葫芦瓶。(沈阳故宫博物院 供图)
葫芦瓶主体中心部位绘制牡丹等大朵花卉,辅以玉兰、海棠、荷花、石竹花、牵牛花等图案,各色花朵、花叶满布器身,繁密至极。此类通体满饰百花纹的装饰技法被称为“百花不落地”,常见于粉彩瓷器,较少见于珐琅器。
据介绍,葫芦状的瓶身、束腰处的绶带以及遍布全器的百花纹均有各自的吉祥寓意:葫芦谐音福禄,象征福禄双收;被称为“包袱”的蝴蝶结形绶带,谐音“包福”,寓意收住福气;百花纹因百花堆聚、竞相盛放而有“百花献瑞”的美好寓意。其中,包袱纹通常模拟布料包裹器物的状态,以蝴蝶结或丝巾为装饰,使器物整体更富层次感与审美性。(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