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看去,绿色的胡柚林一望无际,胡柚果颗颗金黄,空气里都是淡淡的清香。
浙江衢州市常山县,过去被视为山间野果的小小胡柚,如今成为当地的“共富金果”。常山县充分挖掘胡柚价值,走出一条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创新链融合发展之路。
“胡柚全身都是宝!”浙江艾佳果蔬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钦韩芬说,企业不断研发新品,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进一步提升了胡柚的深加工水平。
在常山,当地企业先后开发了胡柚膏、双柚汁、胡柚青果茶、衢枳壳冻干片、精油面膜等96款精深加工产品,深加工率达到45%以上,加工产值达到36亿元。
“深加工产品的推出,提升了胡柚销售价格。”常山胡柚种植大户樊利卿说,“以前收购价每斤5到6角钱,现在每斤可以卖到3元钱。”
在浙江,“一只果”撬动富民“大产业”不是个例。丽水市云和县深挖雪梨价值,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目前,当地已经研发雪梨果汁、果饮、果啤、果酒、果茶以及方便代餐食品等10余款产品,带动上千人就业,增加产业附加值2000余万元。
浙江各地通过补链强链延链,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天气转冷,湖州市长兴县吕山乡的湖羊美食文化街迎来众多食客。
“最近的客人越来越多了,今天又有4桌订了烤全羊。”吕品鲜饭店负责人吕发良说。
吕山乡基本形成从种羊培育、湖羊养殖、深加工到湖羊美食、研学体验的湖羊全产业链。2023年,吕山乡湖羊产业上下游产值达5.2亿元。湖羊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当地经济增长,也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途径。
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澄照乡金坵村,村民采用古老的“九蒸九晒”工艺,清洗、分拣、蒸晒黄精……当地长期处于“沉睡”状态的黄精资源被重新发掘,迎来了新发展。该村将黄精产业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突破口,有100多户农户从事黄精种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因地制宜发展新产业,让村民富起来。
衢州市柯城区石室乡,经过10余年的发展,衢州鲟龙水产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鲟鱼养殖基地已成为世界重要鱼子酱产地,年产量超过200吨,约占全球市场供应总量的1/3。
2023年,通过“公司+基地+标准化”模式,鲟鱼全产业链带动当地约1500人从事养殖、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为村民带来5000余万元收入。
在金华市义乌市,义亭镇陇头朱村整合资源,建设近600亩的“稻虾轮作”田。当地注册“虾满陇”小龙虾商标品牌,将稻虾种养与餐饮、休闲垂钓等业态融合,以稻虾产业带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稻虾轮作”模式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长。
近年来,绍兴市柯桥区平水镇引进了专业从事菊花生产加工出口的农业龙头企业——浙江海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企业合作,当地村民可以获得种子、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并由企业回购花卉。“海丰花卉”共富工坊以平水千亩菊园为中心,辐射周边4个村庄,带动村集体经济、村民增收超800万元,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000余人。
“优品”“强链”“联农”,浙江全力发掘地方特色农产品资源,提升“特”的优势,锻造“产”的链条,完善“富”的机制,助力“村村产业有特色、户户创业有奔头、人人就业有门路”。浙江已培育省级名优产品300个,建成10亿元以上地方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106条、产值2780亿元,全省地方特色农产品从业规模463万人、平均收入4.93万元。
《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29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