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要闻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镇”了不起|与耳结缘!小吉他“弹”出10亿元“耳朵产业”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7日09:43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济南1月6日电(记者王念、王志、吴飞座)全球每三把电吉他中,就有一把产自这里!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每天,来自北美、非洲等地的木材,与我国浙江、广东等地的音乐配件,在这里“风云际会”。在制琴匠人的精雕细琢下,化作一把把奏出美妙音符的电吉他。然后,再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各地……

造型独特的吉他形指路牌,在鄌郚镇随处可见,宛如热情的向导,引领国内外客商前往各家电吉他企业。目前,全镇乐器生产及配件加工企业达108家,年产电吉他200万把、配件500万套,占全国电吉他产量的四成、全球产量的三成,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收入超过10亿元。

这个镇,与耳朵有缘

在昌乐昌韵达乐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制琴工人们正忙碌着赶制出口订单。新华社记者 王志 摄

这个吉他小镇与耳朵天生有缘:“鄌郚”二字来源于周朝初期鲁国的两个下邑:鄌国和郚国,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鄌郚”二字皆带有“耳朵”旁,冥冥中注定此地与美妙声音有不解之缘。

鄌郚乐器产业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初。昌乐县乐器行业协会负责人回忆,当时为了改变单一的农业种植格局,昌乐县于1972年建立了乐器厂,开始生产月琴、京胡等民间乐器,从此走上了音乐产业之路。

改革开放后,一些外资企业看到当地的产业基础,也纷纷加入进来。1993年底,中韩合资的山东缪斯乐器公司在鄌郚成立。从民间的“土乐器”,转行到电子的“洋乐器”,鄌郚镇先后派出数十人到韩国学习,这些人成了技术骨干,一些人出来办厂,电吉他产业慢慢发展起来了。

在鄌郚乐器产业发展中心,各式电吉他陈列其中。新华社记者 王志 摄

从最初的镇办乐器厂,到后来的合资“缪斯乐器”,再到如今的昌韵达乐器、雅特乐器、大唐乐器,一大批本土电吉他生产企业蓬勃发展,鄌郚镇的“耳朵产业”做得风生水起!经过50多年发展,今天的鄌郚镇不仅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熟练工人,而且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电吉他产业链。

“庄稼汉”变身“调音师”

在潍坊大唐乐器发展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在加工木材。新华社记者 王志 摄

原料切割、部件组装、琴弦调音……不少农民“扛起锄头种地,放下锄头制琴”,实现了从庄稼汉到乐器工的丝滑切换。

在鄌郚镇最大的电吉他企业——昌乐昌韵达乐器有限公司,3条生产线开足马力运转。46岁的调音师李庆生戴着手套,灵巧的双手一边调旋钮,一边弹弦。他说,自己干过很多工种,现在是调音师,一天能调两三百把电吉他。

李庆生是鄌郚镇本地人,家里有10多亩地。“早上先去地里忙活一阵,不耽误到厂里上班,每月工资八九千。”他笑着说。

在鄌郚镇,许多人像李庆生一样,他们未曾接受过专业音乐教育,但是在自身的努力和岁月的磨砺中,逐渐成长为技艺熟练的制琴工人。他们一刨一凿打造的电吉他,跨越重洋,远销海外,给世界带去欢乐。

今天的鄌郚镇,总人口不过8万,却有5000多人从事乐器产业,年人均工资收入8万元左右。电吉他等乐器生产成为当地居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

昌乐昌韵达乐器有限公司质检员秦洪会熟练地检查每把生产出来的电吉他。新华社记者 王志 摄

从“贴牌”到“品牌”,弹出创新乐章

曾经,鄌郚的电吉他生产出来以后,大部分都是在国外贴上别人的商标再销售,利润的大头被品牌方赚走了。为改变这种局面,近年来,鄌郚镇鼓励乐器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创建属于自己的品牌,推动产业从“贴牌”向自主品牌提档升级。

经过精耕细作,现在的鄌郚镇,已培育出了“雅特”“德鲁拉”“大树”等40多个本土品牌,拥有35项专利、42项版权,产品畅销欧美、日韩、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今天的鄌郚电吉他,又站在个性化定制的新风口。记者了解到,批量化生产的电吉他平均每把能卖到三四百元,而定制化产品,每把价格在2000元到1万元之间,有的单价甚至能达到10万元。

潍坊大唐乐器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个性化定制电吉他受到海外市场欢迎。新华社记者 王志 摄

从小作坊到大品牌,从庄稼汉到调音师,从小打小闹到全球话语权,鄌郚镇的电吉他抚慰全球人的耳朵,丰富全球人的快乐,也充盈着小镇人民的钱包和日子。


【纠错】编辑:张依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