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黄冈新闻 > 黄冈经济金融

黄梅让村党支部成为产业发展“主心骨”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01日15:20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讯(通讯员王晶)“这里既是生产基地,又是研学课堂,每天接待游客超200人。”近日,湖北耕游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柳俊介绍,通过立体种植、科普研学实现“一棚多用”,年营收超百万元,带动当地30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为村集体增收11万元。

图片1.jpg.jpg

草莓大棚。通讯员   供图

“我们针对村产业发展薄弱现状,立足自身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创新举措培育特色产业。”柳塘村党支部书记柳再华说,为找准符合实际的产业发展模式,推动农旅综合体项目落地建成,乡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现场规划指导。

沿着苦竹横山公路漫步,正在建设的“千寻半日闲”文旅项目雏形初现。湖畔咖啡屋、星空民宿、垂钓平台等业态,将农业与休闲深度融合。

图片2.jpg.jpg

草莓大棚。通讯员   供图

当天,在柳塘村的千亩稻田里,植保无人机正在进行飞防作业。通过“村集体统筹+合作社运营+农户共享”机制,柳塘村将分散的1200亩土地集中流转,打造规模化种植基地。

“过去地块零碎,农机转个弯都难。”种粮大户柳亚雄算起经济账,“现在统一种植优质稻,亩产从800斤涨到1100斤,订单收购价每斤还高出2毛钱。”

土地流转带来的改变更直观体现在村民收益上。村民柳福青家6亩地流转后,年租金从1200元增至3000元,加上在合作社务工,家庭年收入突破5万元。“现在既当‘地主’又当工人,比单干强多了!”柳福青笑着说。

图片3.jpg

种植基地。通讯员   供图

青山绿水公司投资120万元建设的智慧大棚项目,采用“党支部+市场主体+农户”联营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公司负责技术运营,村集体统筹协调。柳再华介绍:“我们村现在有200多人参与项目,既有土地租金又有务工收入,人均年增收5000元。”据了解,该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8万元,土地亩均产值从3000元跃升至1.2万元。

目前,柳塘村已形成“果蔬种植+农旅体验+文化休闲”的产业链,农业增值效益提升3倍。柳塘村的成功实践,关键在于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支部+市场主体+农户”的模式,村党支部不仅成为产业发展的“主心骨”,更成为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下一步,我们将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指引方向,强化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黄梅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