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襄阳分公司 > 荆门新闻 > 荆门滚动播报

荆门市沙洋县毛李镇:改革破题抢先机 头雁提能增活力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4日14:36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祁源政 胡雯珺)毛李镇位于荆门市沙洋县东南端,地处长湖之滨,下辖24个村(社区),耕地面积11.8万亩,素有“全国再生稻第一镇”之称,被誉为“灵秀毛李、梦里水乡”。3月14日,笔者获悉,近年来,在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毛李镇聚焦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2024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340万元,同比增长20%,其中过30万元的村2个,过20万元的村4个。

“集体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全看领头羊”。毛李镇始终坚持把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头雁工程”,着力解决“谁来发展”的问题。一是选优配强。将48名“土专家”“田秀才”纳入镇级人才储备库,新选拔8名80后返乡致富能人为支部书记,为村“两委”注入新鲜血液。二是培育标杆。坚持“以头雁引领促群雁齐飞”,组织支部书记赴浙江安吉等地学习提能,建立明星支书“讲学述学”机制,充分发挥头雁示范引领、辐射带动效应。三是激发活力。深入落实沙洋县《关于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将支部书记待遇与村集体经济发展挂钩,兑现集体经济增量奖励资金10万元,充分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活力,有力破除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惯性思维。

毛李镇现有再生稻6万亩、荸荠1万亩、小龙虾3万亩。近年来,毛李镇抢抓改革试点先机,聚力将镇域资源转化为特色优势,积极探索规模特色优质农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着力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一是首创“五统一分”。毛李镇作为全国“按户连片耕种”发源地,近年来通过复盘总结、扩面提质,形成了“统一耕、种、防、收、销+分户管理”的“五统一分”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降本增效。目前已覆盖7个村2万余亩耕地,亩均增收200元。2024年,“五统一分”在湖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二是学习“显灵经验”。2024年,全镇全域推广村集体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增收的五里铺镇“显灵经验”。毛李镇以“延包30年”全国试点为契机,引导村集体将“小、散、乱”土地整合置换、高效利用,通过规模化种植,实现收入翻番。三是开展“校地合作”。与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深度合作,优化再生稻选品和种植技术。目前,核心示范区产量达到“吨粮田”标准,亩均增收200元。四是培育电商新业态。实施“新农人”孵化工程,组织开展电商培训620余人次;整合各领域电商资源,统一打包购买运营、宣传、剪辑等服务,推动村级电商多点开花,去年电商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坚持发展与管理并重,不断提升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三资”监管水平,为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着力解决“健康发展”的问题。一是全面清收“三资”。全镇24个村(社区)清理资产资源589处,清收债权近300万元,实现债务全部清零,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轻装前行”。二是规范处置流程。修订完善《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建立资产资源长期租赁价格浮动机制,促进保值增值。三是强化过程监管。率先在全市完成“基层公权力平台”试点,实现“三资”数字化全过程监管,期间未发生一例吃子孙饭发包和因项目建设而举债的情况,以有力监督守好了村集体“钱袋子”。

【责任编辑: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