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孝感

孝南朱湖:燕雀尽显鸿鹄之志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0日17:43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万清平)“燕雀日均800次采食活动,单只燕雀日均传粉覆盖面积可达200平方米,维系着30余种乡土植物的基因多样性。”3月16日,在湖北孝感朱湖国家湿地公园考察的华中农业大学生态学专家张必利教授风趣地说,“燕雀之志亦是鸿篇巨制哩!”

雨后初晴的朱湖国家湿地公园,春意盎然,粉白李花与绯红桃林交织,杨柳新绿随风轻舞,成群的燕雀穿梭于花枝间,以灵动身姿演绎春日恋曲,更担当起生态守护者的重要使命。

“朱湖湿地燕雀种群数量不断扩大,监测到个体数量5000多只。”湿地中心负责人、护鸟员池清华介绍道,“在朱湖湿地210多种鸟类中,燕雀是比较常见的留鸟,一度少见,这几年繁衍较快。”

“燕雀虽平凡,却是生态舞台上的英雄。”王有宁是长期关注朱湖湿地燕雀生息的湖北工程学院生科院教授,每年他都要带着学生深入湿地开展燕雀等生物多样性科考。他的研究成果显示,燕雀是重要的传粉使者,在采食花粉时,翅膀与喙部沾染花粉,成为天然传粉媒介,单只燕雀日均传粉覆盖面积可达200平方米;是害虫克星,其食谱中60%为鳞翅目幼虫等农业害虫;还是种子播撒者,其排泄物携带植物种子,促进湿地植被自然更新,维系着30余种乡土植物的基因多样性。

燕雀虽无远航之力,却是维系湿地生态平衡的功臣。朱湖国家湿地公园在生态修复与保护中,用另种方式对它们给予奖赏。在生境营造中,保留原生乔木林带与灌丛交错带,形成“花——林——水——岛”立体生态空间;在食物链修复中,人工培育楝、栾、紫薇,以及桃、梨、李等浆果植物,建立昆虫繁育基地,确保食物供给;让鸟儿们吃住玩乐都安全、放心。

生态学专家张必利教授说,“燕雀之志亦是鸿篇巨制”,每个物种都在演绎独特的生存史诗。燕雀群体通过采食活动,构建起微观而精妙的物质循环系统,这是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石。

如今,朱湖湿地的燕雀正以每秒15次的振翅频率,编织着无形的生态网络。日复一日完成生命的托举,写就守护绿水青山的隽永诗行。

【责任编辑:左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