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专家预测今年汛期降雨总体偏少,武汉推进多个再生水重点工程建设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6日19:20 来源: 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

通讯员 熊欢 陈雅岚

实习 余佳雪

深能环保新沟发电公司不断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实施垃圾渗滤液和生活污水处理回用项目等节水技改;武汉京东方光电公司开展低有机水的回收利用技术改造项目等节水技术改造,每年可大大节约用水……

节水技术的不断应用是武汉重点工业企业深挖节水潜力的重要举措。3月26日,《2024年武汉市水资源公报》发布,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全市万元GDP用水量19.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8.2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02%。

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和政府信息公开程序,武汉每年都会发布武汉市水资源公报,今年是第27期。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稳步提升

发布会上,武汉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全市平均年降水量1265.5毫米,全市水资源总量47.76亿立方米,过境客水总量6904亿立方米,其中长江、汉江过境水量6843亿立方米。降雨量比上一年偏少3.6%,过境水量比上一年偏多31.5%。

在用水总量方面,2024年全市总用水量46.1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量10.28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量5.72亿立方米。用水总量较上一年增加3.38%,农业用水量、生态环境用水量较上一年有所增加。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水安全的必然选择,2024年,武汉万元GDP用水量19.5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8.2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4.02%,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092,全市用水效率持续提升,再生水利用量突破5亿立方米。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去年较低,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去年也有提升,数据对比背后,是节水技术不断向纵深推进,用水效率和效益不断提升的写照。

专家预测今年汛期降雨总体偏少

发布会上,武汉市水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预测,2025年汛期(6-8月)降雨总体偏少,但6月下旬至7月中旬有降雨集中期。梅雨期过后,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少雨天气。

武汉市水文局有关负责人说,武汉今年防汛年景整体偏差,主汛期旱重于涝,区域性、阶段性洪涝干旱灾害风险较大。据预测,降雨集中期武汉市长江干流水位较常年正常略偏高;汉江干流水位较常年偏高,汉江干流有可能发生一般洪水;举水、倒水、滠水、府澴河流域、金水流域等主要中小河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秋季,汉江上游来水偏多,有可能发生秋汛,汉江干流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据介绍,为做好防汛备汛工作,水文部门运用水文预报预警系统完成全市主要中小河流24小时滚动预报预警推演,同时,已初步建成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104个自动站点实现分钟级数据传输,全力守护江河安澜。

正推进多个再生水重点工程建设

《2024年武汉市水资源公报》显示,2024年全市22条主要河流的38个断面中,有33个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占86.8%,全市142个湖泊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标准,无劣Ⅴ类湖泊,9座大、中型水库,41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武汉虽为“百湖之市”,但超99%的水资源来源于长江和汉江的过境水量,面临资源型和水质型缺水的双重压力。为减少对长江优质水源的依赖,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武汉大力推动再生水循环利用工作。

会上透露,武汉正在有序推进多个再生水重点工程建设,如南湖生态活水尾水再生利用工程,预计今年4月可对南湖进行生态补水;青山北湖流域再生水利用工程主体工程已完工,并与绿色动力公司签订了供水协议;青山区北湖污水处理厂尾水提升人工湿地工程,也在稳步推进。

【责任编辑: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