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图/刘阳
扫码看视频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赵雪纯 通讯员邓国欢)北方的圆柏形成“花粉雾”,南方的梧桐柳絮即将漫天飞,不少过敏的市民喷嚏连连,甚至眼睛肿痛。3月26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祝戎飞提醒,急性鼻炎常与感冒混淆,导致就诊过晚,症状加剧,市民们若感到经常在春季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红、肿,特别是接触花粉、尘螨后症状加重,则需警惕自身为鼻结膜炎的潜在患者,应尽早采取应对措施并及时就医。
“此前从不过敏的,没想到今年春季每天都泪流满面,鼻子不通。”25岁的黄女士吐槽,近期春季花粉浓度高,她每天疯狂打喷嚏、流鼻涕,嗅觉也变得不是十分灵敏。晚上眼睛痒得睡不着觉,睡醒后双眼红肿得睁不开,还十分疼痛,黄女士就医检查后,被确诊为急性过敏性鼻结膜炎,医生开了四支眼药水,叮嘱她经常用生理盐水清洗鼻子。
与黄女士有相同经历的人不在少数,“花花世界第一批受害者”甚至登上热搜,网友纷纷在话题中晒出过敏经历,大多为急性过敏性鼻结膜炎,症状同样为打喷嚏、眼睛红肿,直言每到春季都苦不堪言。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过敏反应科主任祝戎飞介绍,据中国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高达17.6%,其中约50%的患者会并发过敏性鼻结膜炎。像黄女士这一致敏花粉多为风媒花,花粉通过风传播,常累及鼻黏膜、眼结膜、支气管及皮肤等部位,主要症状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鼻眼痒、咳嗽及皮肤瘙痒、皮疹等。根据花粉的播粉情况,春季(2-5月份)和夏末秋季(8-10月份)为气传花粉植物的盛花期,但春季空气干燥,大风天气频繁,花粉可随风飘散数公里,甚至“钻”进室内,因此大多数市民春季过敏症状更为明显。
祝戎飞提醒,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更容易受到过敏原的影响。过敏体质人群天生对过敏原敏感,接触后就容易中招。家里有哮喘、过敏遗传史的人,更要格外小心。免疫力紊乱者,长期生病、过度劳累、熬夜,或者本身有免疫系统疾病的人,鼻结膜炎就容易找上门。同时,焦虑和压力会加重过敏症状,过敏性鼻结膜炎患者更容易感到烦躁和疲劳。
祝戎飞建议,可以从衣、食、住、行四方面,主动远离过敏原。花粉播散期不在室外晾晒床单、衣服,以避免衣服、床单被套等黏附花粉;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和感光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注意避免食用可能诱发症状的果蔬;花粉播散高峰期,白天应关闭门窗,防止花粉进入,条件允许可在家里使用空气过滤器或新风净化系统过滤花粉;花粉浓度高时,要控制和减少外出,可选择清晨和雨后空气湿度较高,花粉浓度较低时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或使用花粉阻隔剂。尽量使用框架眼镜代替隐形眼镜,可戴护目镜;外出回家后及时更衣沐浴,选用合适的洗鼻器或鼻腔喷雾器等进行鼻腔冲洗,以清除气道黏附的花粉。
“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或冷敷眼睛来简单缓解不适症状,千万不能用手揉眼睛,并及时就医规范用药。”祝戎飞提醒,在花粉季节前2周开始预防性用药,可以缩短花粉过敏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减轻过敏症状的程度,减少并发症发作。既往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花粉季还应随身常备抗过敏药物或急救药物,以防不时之需。
如果症状严重,如呼吸困难、面部肿胀等,应立即就医,可能需要使用肾上腺素等紧急治疗。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驾驶员等特殊人群,使用抗过敏药物时需谨遵医嘱,避免不良反应。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