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漂洋过海来中国觅知音 全球500台古董钢琴在琴台被“唤醒”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7日07:50 来源: 湖北日报

3月26日,在武汉琴台钢琴博物馆内,工作人员正在对古董钢琴进行维护保养。(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何宇欣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海冰、通讯员陈东远)“叮咚……”3月26日,在知音故里、月湖之畔的全球古董钢琴修复技术中心(中国武汉),一台加拿大贝尔乐器公司1917年生产的钢琴被“唤醒”,重新奏响动人的旋律。近十年来,累计500余台海外古董钢琴在这里修复重生。

修复中心位于武汉琴台钢琴博物馆内,该中心吸引世界各地古董钢琴漂洋过海来武汉修复。当日,馆长贺立军带领团队成员王天许、翟远新夫妇,埋头对这台百年钢琴进行修复重建收尾工作。在前期历时半年的修复基础上,经过一上午调试,百年钢琴重焕生机,不仅能正常弹奏,昔日领先的“自动钢琴演奏系统”也得以恢复。

王天许指着修好的钢琴介绍,每一台古董钢琴修复重建都颇费周折,除了对几千个配件的参数进行反复调试外,还要对破损严重的配件采用传统工艺、材质进行制作,“因年代久远,买不到配件,更没有说明书,只能靠经验和运气,进行无数次的试错”。

“音乐是美好的,昔日钟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今朝我们在知音湖畔为全球修琴再奏佳音。” 贺立军谈及创办该中心的缘起时介绍,博物馆收藏了千余台古董钢琴,其中不乏世界名琴。为让观众一睹名琴当年风采,2016年,他萌发了一个大胆想法——与欧美专业公司联合设立古董钢琴修复技术中心。为此,博物馆引进最新钢琴重建技术及专用设备,并专门去纽约施坦威总部请来高级技师。王天许、翟远新夫妇就是在十多年前从钢琴生产公司加盟该团队。

十年磨一剑,从师从欧美技师,到不断创新,该中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先进技艺体系。最令贺立军欣慰的是,团队邀请民间匠人、非遗传承人加盟,将中国智慧加入古董钢琴修复与重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针对开裂严重的实木琴体,采用中国传统榫卯结构“燕尾槽”工艺,比使用强力胶拼接更牢固耐用;使用“木楔微调”技术,实现击弦机参数的毫米级精准调节。同时,将楚式漆艺、贝雕等工艺运用到钢琴外观修复中,形成中西合璧的混搭美感。

凭借在国内外同行领先的技艺和成本优势,海外市场不断开拓,吸引全球客户纷至沓来。2019年,欧洲古董钢琴修复协会将110台古董钢琴运到中国修复,这批钢琴被打包装进5个40英尺的大集装箱,绕了大半个地球,辗转3万多公里抵达武汉。这110台古董钢琴品牌繁多、款式精美、做工考究,修复团队认真研判、妙手施治,仿佛打开了一扇时空之门,将这些沉睡的古董钢琴一一唤醒。

如今,该团队“钢琴的重建与修复”技艺已入选武汉市汉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责任编辑:刘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