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李贞)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近日,蕲春法院组织李时珍中医药职业技术学校200余名师生走进刑事审判庭,通过“庭审观摩+反诈课堂”多元模式,让师生“沉浸式”接受法律教育。
庭审开始前,法官助理孙华丽为在场师生详细介绍了审判庭的基本布局以及审判席、公诉席、被告席各个区域的功能与特点,让同学们对法庭的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
“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敲响,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案件庭审正式拉开了序幕。
被告人赵某为赚取“零花钱”,将名下5张银行卡出借给诈骗团伙用于接收赃款并协助转账、取现,涉案金额达几十万元。庭审过程中,审判长规范组织法庭调查、法庭质证、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等庭审程序,重点突出,井然有序。
被告人当庭忏悔:“我用两个月的时间赚取了近万元,却要以几年的铁窗生涯和一生的犯罪记录作为代价来偿还,我很后悔......”真实的案情、严肃的庭审,让在场学生深刻认识到“两卡”犯罪的危害性。
庭审结束后,法官助理李贞将庭审现场变成法治“小课堂”,详细讲解了“帮信罪”“掩隐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法律后果,分析了十大典型诈骗类型,现场还向学生们传授了“不出售、不轻信、不泄露个人信息”三大自保法则,并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了解答,引导同学们要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
今年以来,该院结合学校的需求‘量身定制’普法,围绕“校园暴力”“网络犯罪”“毒品诱惑”等主题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22场次,以法治力量护航青春健康成长。
庭审是最生动的法治课堂,案例是最鲜活的普法教材。接下来,蕲春法院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持续开展“法院开放日”“普法小课堂”等形式多样的法治宣讲活动,营造尊法、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