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近日,在河南省郑州市某社区,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索河街道梅池村村民李建平夫妇,将已故弟弟李国平留下的2套房产及存款交到素未谋面的侄女手中。一场跨越23年的亲情接力,画上圆满句号。(据3月27日湖北日报)
感人的场面背后,有一段悲欢离合的故事。李国平早年在河南郑州打拼,与一位当地女子组建家庭并育有一女。然而,在女儿一岁时,这对夫妻分道扬镳。李国平回到武汉,与河南的妻女再无交集。
2024年4月,李国平因病离世。他早年在蔡甸城区购置的房子,经拆迁置换,变成一套面积140平方米的商品房。他在索河老家也购置了房产,另外还留下一些存款。
由于李国平生前与前妻中断联系长达23年,家族中部分人提议,将他的房产转到哥哥李建平子女名下。但这一提议遭到李建平的坚决反对。他说:“一定要找到侄女,把弟弟的房子和存款交给她。”李建平的决定得到了妻子的全力支持。
在郑州警方等多方努力下,李建平与侄女取得联系。此时他才得知,侄女10岁时,她的母亲便意外离世,侄女由姨母抚养长大,目前是某高校大四学生。李建平叮嘱侄女,暑假期间回汉团聚,并办理房产继承手续。
事情看起来简单,包含的道理也不复杂,但现实中,并非所有人都能做出像李建平夫妻一样的选择。因利益诱惑致使亲情疏离甚至破裂的事例,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因此,李建平夫妻的举动让众多网友感动,许多网友留言给他们点赞。
法律规定,遗产继承人的顺序依次为配偶、子女、父母。根据实际情况,李国平的遗产应该由他和前妻的女儿继承。但由于双方中断联系23年,李建平完全可以装聋作哑,顺水推舟“接收”弟弟的遗产。不过他没有起贪念、存私心,而是坚持找到侄女,让弟弟的遗产“物归原主”。这种做法不仅是对法律的尊重,更是对亲情的看重。
李建平夫妻的大义,树立了一个尊法重情的良好榜样。他们的人格力量令人感动,受到世人称赞自然也是实至名归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