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汽车数字化总装车间,工人在流水线上作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左晨、通讯员张莹莹)4月8日,96辆岚图汽车坐着中欧班列“东风号”,历经18天抵达欧洲,预计一周后进入门店售卖。这批新能源汽车的碳足迹管理系统显示,每辆车一年充电平均带来2306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比同等级的燃油车少917千克。
在岚图武汉工厂的智慧大屏上,实时跳动的碳足迹数据牵动着材料及轻量化总监陈嘉玥的神经——这是属于新一代中国汽车人的最大心事:能否有效减少碳排量,不仅关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决定着产业的技术制高点。
时光回溯至1952年底,在工业基础极其薄弱的背景下,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中国这么大,一个汽车厂不够,我们一定要建设第二汽车厂!”作为东风前身的二汽,在湖北拉开建设大幕。
工业时代拼的是钢产量,汽车更是靠钢铁成就的“工业皇冠”。1975年,当第一代东风人在四面透风的芦席棚里挥动铁锤时,东风锻造有限公司原总经理张朝敏最大的心事是钢产量。当时,中国钢铁年产能仅2000万吨,还不能满足需求。
随着中国钢产量连续28年居全球第一,张朝敏的心事成为历史。汹涌而至的信息化时代,让硅含量成为一个国家产业先进程度的重要标志,东风人的心事也转向“硅基较量”。
今天汽车的运行性能,取决于以硅为核心原材料的芯片。2020年初,全球汽车芯片断供危机让张凡武彻夜难眠。作为东风研发总院智能化技术总工程师,他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志在冲破国外芯片厂商垄断。
这也是中国汽车人共同的奋战。随着黑芝麻智能华山系列、芯擎科技“龍鷹一号”、东风DF30等车规级芯片实现“中国突破”,国产汽车的硅含量焦虑正在得到化解。
2024年11月14日,当一辆岚图知音在武汉下线,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作为中国新能源车的重要品牌,岚图汽车不仅在行驶中实现了碳减排,其对碳排放的控制甚至贯穿到了生产全过程。陈嘉玥的工作就是从原材料端减少碳排放。其团队研发的复合电池包壳体,相比传统钢制结构减重40%,整个岚图车体98%都可回收利用。
低碳让岚图赢得了国际市场的欢迎,今年一季度海外订单同比激增205%。在挪威奥斯陆的岚图体验中心,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车辆从锂矿开采到总装下线的碳足迹溯源。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副教授陈浩认为,工业革命时代由英国发起,信息化时代由美国创造,绿色能源革命时代,中国正在减碳上引领全球。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