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黄石新闻 > 滚动播报

黄石13所名校名师聚首,共商课堂提质增效良策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4日11:33 来源: 荆楚网 ​

1.jpg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孙典可、黄童)“课堂提质不能靠‘满堂灌’,而是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探索者。”5月9日,在大冶市实验中学,来自黄石13所学校的骨干教师、名师、学科带头人齐聚一堂,为课内提质增效总结规律、提炼方法、贡献智慧。

围绕《“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有效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与《“三新”背景下中小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策略研究》黄石市课题,课题组成员展开头脑风暴,在研讨中尽情发挥才干、展现水平。

面对“双减”后课时压缩、质量要求提升的双重压力,大冶市实验中学教师柯纯带领团队将教学的知识、能力、素养目标具体化,确保每堂课都高效实用。

“‘双减’不是简单做减法,而是要用结构化设计实现素养培育的‘乘法效应’。”黄石七中教师余璐认为,暑期应组织教师培训和学生实践,结合“双减”政策,设计趣味性强、知识性丰富的活动。

这种变革正在形成连锁反应。当新课程、新教材、新技术同时袭来时,大冶市滨湖学校教师彭洁曾一度焦虑:“信息技术赋能教学,到底是锦上添花还是喧宾夺主?”

图片2.jpg

黄石十七中教师傅巧玲展示的“项目驱动教学法”让她豁然开朗:借助信息技术,以实际问题为驱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

柯纯认为,教师应深入研读新教材,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核心素养要求,将新的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学。

单打独斗难以应对系统性变革,凝聚集体智慧往往更具生命力。经过数小时的研讨,与会人员就技术赋能教学、核心素养培育等议题达成共识,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当课堂成为激发思考的‘磁场’,教育就能超越知识的传递,点燃学生探索世界的火种。”大冶市实验中学校长邹波介绍,将进一步梳理研讨成果,形成系统性的教学策略,促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更加多元、高效,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让每堂课都成为师生共赴的思维探险。

据悉,大冶一中、大冶二中、大冶三中、黄石一中、黄石七中、黄石九中、黄石十七中、大冶市实验中学、大冶市滨湖学校、大冶市金山店中学、大冶市茗山中学、黄石市龚家巷小学、黄石市湖滨路小学等教师代表参加此次研讨会。

【责任编辑:吕鉴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