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襄阳分公司 > 荆门新闻 > 荆门滚动播报

钟祥市九里回族乡边畈村集体经济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8日16:59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明珠)近日,笔者获悉,地处民族聚居区的钟祥市九里回族乡边畈村,集体经济首次突破50万元,在全乡遥遥领先。该村以党建为舵,在集体经济航道上稳步前行。从扶贫大棚到智能园区,从资源沉睡到资产觉醒,这个曾显贫瘠的村落,正书写着“支部强、产业兴、百姓富”的新篇章。

“队伍”焕新:专业人才托“新篇”

“有了技术指导,我家的羊存栏量比去年翻了一番!”边畈村养殖户周圣峰的话,道出了村里人才队伍升级带来的变化。今年以来,边畈村聚焦党组织建设和产业发展需求,多渠道引才育才,引进3名政治素质硬、干事劲头足的退伍军人和大学返乡毕业生充实后备干部力量,通过“老书记带新成员、老党员传好经验”的“老带新”模式,让新鲜血液快速融入工作。与此同时,村级组织联合九里回族乡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举办3期农村实用性人才培训班,邀请畜牧、种植专家现场授课,培育出10名懂技术、会经营的“田秀才”“土专家”,精准解决了特色养殖、果蔬种植中的技术难题。

如今,人才迭代与阵地升级同频共振,不仅筑牢了集体经济发展的“主心骨”,更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共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大棚”迭代:输血模式转“造血”

番茄长势喜人。通讯员供图

2018年,20万元扶贫资金唤醒土地潜能,12个大棚破土而出,为集体经济播下希望的种子。

2020年再添10个大棚,22个钢架结构撑起“蔬菜银行”,每年2万元租金成为稳定收入源,3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2024年,60万元乡村振兴资金注入,5个双层智能大棚拔地而起,年租金2.4万元再上层楼,又带动8人务工增收。蒜苗、辣椒、西瓜在大棚里轮转生长,经由长沙档口直达全国市场,大棚不仅是种植载体,更成为民族村产业升级的阶梯。

“三资”唤醒:沉睡家底变“活水”

村党支部积极落实清产核资要求,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参与清查,结合GPS测量等技术手段核实鱼池、旱地等资源数据,汇总多部门信息校验,明晰权属;引导群众商议方案,将结果提交成员代表会议表决,公示后录入“三资”监管系统实现动态管理。同时聚焦合同规范,对闲置资源重新发包,通过产权交易系统公开操作。100多亩鱼池以300元/亩规范发包,连续三年增收入近30万元;500亩旱地连片出租,每年进账10万元;400亩水田流转,再添5万元收益。三项合计25万元的“资源红利”,撑起集体经济半壁江山。加上光伏发电年入5万元,22个普通大棚年租3.3万元,双层大棚分红5万元,2024年村集体收入突破60万元,“资源变资产”的化学反应持续发酵。

【责任编辑:雷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