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本网资讯

这个“神仙水”,湖北很多三甲医院都在用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3日10:52 来源: 湖北省中医院、央视新闻客户端

8月23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意味着暑意渐消,酷热难耐的天气终于到达了尾声。此时三伏也接近了尾声,热气渐退,凉意渐起,冷热交替,微雨纷飞。清爽的风迎面吹来,让人倍感舒适,处暑凉来,秋意渐显。

处暑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会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并出现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气象,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尤其明显。此时虽已入秋,但暑热彻底远去仍需一段时间,温度仍较高,再加上时有秋雨,湿气较重,湿热并行,所以有“秋老虎”之说。

处暑时节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养生防病应以滋阴润燥养肺气为重。

人们的起居作息、饮食习惯等也要进行相应调整,方可健康度过。若调养不当,无法适应夏秋之交的冷热变化,则很可能引发呼吸道、胃肠等方面的疾病。

湖北省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金劲松,给大家带来一碗传承已久的统“神仙水”——银耳雪梨百合羹,以温和的食养代替药补,润而不腻、清补相兼,堪称应对初秋“温燥”的绝佳之选。

一碗神仙水,润透整个秋

材料

雪梨1个留皮去核切块,鲜百合30克(或干百合15克)、银耳半朵提前泡发、枸杞10粒、冰糖适量(糖尿病人可换为木糖醇)

做法

银耳撕小朵冷水下锅,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20分钟至胶质析出,放入梨块、百合,继续炖15分钟,关火前5分钟加枸杞、冰糖,避免久煮酸涩。隔水炖保留更多营养,适合儿童。

功效

雪梨性凉,味甘微酸,能清热润肺、生津化痰;百合味甘微寒,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银耳含有丰富的天然植物胶质和多糖体,能有效滋润黏膜,修复干燥;枸杞则平补肝肾,益精明目;几种食材一起能很好地起到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

因人而异,加减更有效

另外,此汤方还可根据体质灵活调整。

痰湿重者可加3片陈皮,用其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性,做到润燥不助湿;

若干咳明显,可加入5克川贝粉(最后5分钟放入)或2颗罗汉果,后者还可替代糖类,强化润喉功效;

气血虚亏神疲乏力的人群可以加5颗桂圆,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有效对抗“秋乏”;

经常熬夜的人群建议放10粒麦冬,清虚火、安心神;

易过敏者可在汤凉至50℃以下后加一勺湖北特产枇杷蜜,温和润肺。

“神仙水”并非玄学,而是“药食同源”智慧的结晶,处暑后连喝7天,给身体一场温和的“润燥SPA”。

此外,还应多喝水,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室内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缓解干燥对呼吸道的刺激。

调整起居 收敛神气

处暑时节,应顺应自然界阳气收敛的特点,调整作息时间,早睡早起。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则有助于肺气的舒展。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同时,要注意收敛神气,避免情绪波动过大。秋季容易让人产生悲凉、忧郁的情绪,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听音乐、阅读等方式来调节心情,保持心情的舒畅平和。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处暑后,天气较为凉爽,适宜进行一些适度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瑜伽等。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以免大汗淋漓,损伤阳气。运动的时间可选择在早晨或傍晚,避免中午高温时段。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饮食调理 平衡阴阳

在饮食方面,除了养肺润燥,还应注意平衡阴阳。可适当食用一些温性食物,如羊肉、鸡肉等,以补充阳气;同时搭配一些凉性食物,如黄瓜、冬瓜等,以防温热内生。

另外,要注意饮食的清淡,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加重肠胃负担。

来源:湖北省中医院、央视新闻客户端

出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责任编辑:管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