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快讯

天门法院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经验做法和案例入选全省典型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7日21:17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项海燕)8月26日,全省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典型经验做法和案例现场交流活动在宜昌市举行。天门法院报送的典型经验《“四维协同·全链解纷” 天门法院构建知识产权纠纷立体化调解机制》、案例《天门市人民法院调解北京某公司与钱某信息网络传播权案件》入选湖北省2024年度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典型经验做法和案例。会上,天门法院作了交流发言。

天门法院作交流发言。通讯员供图

近年来,天门法院紧扣上级法院部署与“保护创新 服务发展”主线,创新构建“四维协同 全链解纷”立体化调解机制,形成了“源头预防-多元解纷-效力保障-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治理闭环,为优化辖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坚实司法保障。

高位推动:构建知产保护“一盘棋”

天门法院党组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审判及多元调解工作,将知识产权“三合一”审理及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列为全院重点工作的“一把手工程”。天门法院院长亲自部署谋划,明确工作要求,定期听取汇报,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为工作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方向指引。

近年来,天门法院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和汉江中院的支持,已与市知识产权局、市经济开发区等部门联合签署了《知识产权保护备忘录》《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框架协议》,逐渐形成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框架协议。通讯员供图

数字赋能:搭建多元解纷“快车道”

天门法院依托在线调解平台,打造“线上咨询-线上调解-线上司法确认”一站式解纷路径。整合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多方资源,实现纠纷“云端受理、云端化解”。

截至2025年,平台受理知识产权纠纷100余件,其中43件成功调解,平均处理周期仅15天,较传统诉讼耗时缩短80%。对于在线达成调解、签署调解协议的案件,当事人能在线一键申请司法确认,保障调解协议的权威性与自动履行率,真正实现了让“数据跑路”代替“当事人跑腿”。

线上调解。通讯员供图

阵地前移:打造保护体系“同心圆”

天门法院联合市知识产权局在经济开发区、企业及依托乡镇市监所等阵地,共同设立32个市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在市知识产权局设立天门市首个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形成“1个巡回审判庭+N个服务站点”的网格化布局。

一方面,通过挑选具有代表性、能反映行业普遍问题的典型案件,借助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将普法寓教于庭,真正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1+N”示范效果;另一方面,依托工作站选配联络员,提前识别企业经营中的侵权风险或维权要点,实现纠纷及时监测预警并第一时间进行指导,开展靶向式调解。此种模式将纠纷化解阵地前移,将知识产权侵权纷化解周期缩短30%以上。

知识产权联合保护工作站揭牌、签约仪式。通讯员供图

源头治理:绘就创新发展“生态圈”

为拓宽多元解纷路径,织密基层“调解网”,天门法院联合市知识产权局组建法律志愿服务队,每周定期开展服务,通过线上咨询解答企业疑惑,线下深入园区提供指导,累计提供调解建议200余条。针对企业维权能力薄弱环节,天门法院联合市知识产权局在“世界知识产权日”连续三年开展“知识产权护航行动”,走访多家企业进行知识产权体检,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普法培训课15次,成功将多件潜在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同时,天门法院主动作为,结合案件审理经验对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制作司法建议,其中,就服装侵权多发现象,向市服装电商行业协会发出司法建议书,被有效采纳,为推动电商行业从“模仿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供了司法助力和智慧。

天门法院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普法培训。通讯员供图

知识产权保护没有终点,只有不断涌现的新起点,天门法院将继续秉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多元解纷机制,努力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创新高地。

【纠错】编辑:邱玲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