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很多年龄较长的朋友都相当熟悉,影片主人公“李侠”的原型就是烈士李白。
1937年,李白来到上海,长期从事党的秘密电台工作。在“白色恐怖”下,他用电台在上海地下党组织与延安之间架起了一座空中桥梁,及时向党中央传递重要军政情报,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献出了青春与生命。牺牲前他曾对妻子说出了他的期盼,现在他的愿望实现了吗?来听听李白烈士之孙,李立立对爷爷的隔空告白。
烈士李白之孙 李立立:我是李白烈士的孙子,叫李立立。李白烈士是我党情报通信战线上的一名无名英雄。他原名叫李华初,参加革命以后,他认为他自己是一张白纸,要重新书写他的人生,所以他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李白。1937年受党中央的委派,到上海从事地下秘密电台工作,在上海与延安架起了空中桥梁。这些情报对我们做出战略决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烈士李白之孙 李立立:这个是1958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永不消逝电波》的时候用的道具,其实是我爷爷的师父涂作潮,当时知道要拍《永不消逝电波》,专门按照我爷爷当时使用的电台形状,按照1∶1模型制作的。
烈士李白之孙 李立立:我爷爷曾经跟我奶奶讲,我们这项工作,是党的眼睛、党的耳朵,我们收发的每一份报都关系到党的事业。记得在抗战即将胜利的时候,他写给他父亲一封信当中表达了这种奋斗的目标即将实现的期待,他是这样讲的:“父亲大人日本已投降,我们胜利了,男等为国家民族奋斗多年,总算亲眼看到有了今日,以后当然只有加紧国内团结,实现建立新中国。”
烈士李白之孙 李立立:1948年12月30日凌晨,被敌人逮捕以后,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他始终坚贞不屈,后来蒋介石亲批:“坚不吐实,处以极刑。”也就是在上海解放前20天,被秘密杀害在浦东戚家庙,牺牲时年仅39岁。在他最后被捕的时刻,发的这封电报是国民党的江防计划(长江防御计划),我爷爷当时就跟组织上讲了,这个地方已经不安全了,马上要换地方,但是在这个时刻有这么一份十万火急、万万火急的情报,必须发出去。他跟我奶奶说,做我们这项工作就会有牺牲,就会坐牢,但敌人无论使用什么手段,始终摧不垮我们的意志。
烈士李白之孙 李立立:我爷爷曾经在牺牲前,也就是当天跟我奶奶见面的时候,说以后不要再来看我了,我奶奶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天快要亮了,我所希望的也等于看到了,如果我能回来当然更好,万一回不来,你和孩子和全国人民一样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
烈士李白之孙 李立立:我们所有人民都会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我想这就是他所期盼的。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不仅他所期盼的已经实现,而且我们国家不断地在发展,我们现在这个环境、我们的生活条件来之不易。特别是我们的先辈,他们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
烈士李白之孙 李立立:我想告诉爷爷你所期盼的已经实现了,而且在您精神的感召下,我们一代一代人正不断地在努力,正在把我们的国家建设为更加强大的中国。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