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4载烽火连天,无数英烈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浇铸起民族精神的丰碑。新四军老战士孙业满1926年1月出生于安徽庐江。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上百场战斗,荣立战功10余次。今天,一起走进这位老兵的峥嵘岁月,聆听那些用热血与忠诚书写的英雄故事。
在那个日军铁蹄肆虐华夏的苦难年代,17岁的孙业满毅然决然扛起枪,保家卫国。1943年12月,他加入了新四军第七师57团3营9连。记得1944年初,那是孙业满一生中最难忘的一个春节,因为战士们用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为老百姓们献上了最珍贵的“新春礼物”。
新四军抗战老兵 孙业满:我们那时候鬼子驻地有三个地方,有盛桥、烔炀河、槐林嘴(均在今安徽合肥境内),这三个地方选哪个地方打好呢?选槐林嘴吧,离鬼子驻地巢县太近,他增援得快,不能打;打盛桥吧,盛桥有山也不好打;最后打烔炀河,烔炀河是个小镇,离我们那比较远一点。
选好攻击点以后,突击班战士们连夜渡河。
新四军抗战老兵 孙业满:天快亮了,我们就下船,就跑步到了烔炀河,烔炀河那有铁丝网都围起来了,怎么打呢?我跟那个副班长张业清,把铁丝网剪开了,我们突击班的就冲进去了。之后大部队去打击。
孙业满回忆说,当时从铁丝网对面不断袭来枪林弹雨,他们该如何继续逼近呢?大家想出了一个办法。
新四军抗战老兵 孙业满:拿棉被湿水,在水里泡着,泡透了,铺在桌子上。
一床棉被十二三斤,泡在水里以后更是厚重而坚挺。就靠棉被的遮挡,战士们顺利突围。接下来大家又遇到了一个难题,前方的碉堡坚如磐石,子弹还不断从碉堡中射出。这时,桌子和棉被继续发挥了掩体的作用。
新四军抗战老兵 孙业满:集中一个排的手榴弹,我们三四个人打,扔到碉堡里头,把敌人炸得血肉横飞啊,我们一共缴了四五十支枪。回到了村庄,老百姓敲锣打鼓,欢迎新四军。老百姓也高兴,军队也高兴,过了一个好年。那是我们第一次当兵打的仗。
随后孙业满所在的部队转移到山东。1945年8月15日,当得知抗战胜利时,战士们欢呼振奋,而孙业满所在的临城、沙沟一带的日军仍拒不投降。
新四军抗战老兵 孙业满:半年多,叫日军投降他不投降,我把铁路扒了,扒了就给他围到临城,小鬼子,顽固嘞。不让他走,他乖乖地向我们投降了。
随后的岁月中,孙业满还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在孙老心中,“祖国”二字重逾千钧,那是刻入骨髓的忠诚,是融入血脉的担当,经历岁月冲刷,依旧炽热如初,从未改变。
新四军抗战老兵 孙业满:我是共产党党员之一,大海水一滴,能叫我出力的,我能做到的,我是用尽一切力量。我叫孙业满,敬礼!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