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余载光阴荏苒,中国同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心手相牵,文化艺术、语言教育、职业培训等诸多领域合作日益密切,人文交流似锦簇繁花般璀璨绽放,相知相亲的情感纽带越拉越紧。
文化交流是深层次的外交
穿过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大门,中国民乐《茉莉花》的婉转音律声声入耳。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的学生们在白俄罗斯扬琴“钦巴龙”上吟揉滑颤,把《茉莉花》演绎出独特的白俄罗斯韵味。
这是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今年“博物馆之夜”活动现场的一幕。近年来,中白两国的文化交流合作愈发紧密:“中国文化日”在白俄罗斯举办,白国家图书馆开设中国图书中心;白俄罗斯国家大剧院每年赴华巡演,白俄罗斯专家学者和青年访华交流……
中白两国文化交流热潮是“上合组织大家庭”越走越近、越走越亲的一个缩影。近些年,中国与其他上合组织成员国举办“文化年”“旅游年”;电影节、美术展、文物展、文化产业论坛有声有色;历史古迹保护修复合作、合拍影片、经典著作互译等项目陆续展开,为不同地区、不同国家间人民相知相亲提供了更多渠道。
在伊斯兰堡的巴基斯坦独立日庆典广场,当地歌手娜塔莎·拜格用中文深情演唱《大中国》。“文化交流是深层次的外交。上合组织是人文交流的重要桥梁,能够让民众走得更近。”她说。
构筑坚实的信任根基
教室里,投影仪正播放着汉字动画。黑板上,老师用粉笔一笔一画地写着“你好”,学生们时而跟着老师大声朗读,时而在纸上练习笔画。
这里是哈萨克斯坦法拉比国立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文教学课堂。中方院长邓红说:“近年来,尤其是中哈签证互免政策实施以来,学生学习中文的热情特别高。很多人想去中国留学。”
哈萨克斯坦汉学家、法拉比国立大学汉学教授法季玛·道列特表示:“两国在语言教学、文化交流、学术合作等领域积极拓展,打通一条连通心灵、增进理解的人文交流之路。正是这些扎根民众的交流与合作,构筑了坚实的信任根基。”
截至目前,中方已在上合组织成员国与当地共建约50所孔子学院。与此同时,报考高校俄语专业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天津外国语大学在国内首开白俄罗斯语本科专业,多所中国高校开设波斯语、乌尔都语等专业。通过语言和文化的桥梁,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信任纽带更为坚实。
助力青年人实现职业理想
在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的鲁班工坊,20岁的学员穆吉斯·艾哈迈德向记者熟练地演示操作自动化生产线加工零件。他正接受为期6个月的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培训。
艾哈迈德所在的鲁班工坊由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局于2018年揭牌运营,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多个专业。
旁遮普省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局局长穆罕默德·赛义德·霍哈尔告诉记者:“鲁班工坊是巴中友谊的生动实践,也为巴基斯坦青年人在现代工业领域实现职业理想提供助力。”
中国已同上合组织国家建设10个鲁班工坊,赋能职业人才产教融合培养。设立中国—上合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建立“上合组织数字经济高校联盟”;打造青年交流营、青年发展论坛、青年科技创新论坛等品牌活动,开展青年创业国际孵化器、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创新项目,举办青少年体育文化节、青年文化交流营等特色文化活动……在上合组织框架下,中国正同各方在更多人才培养领域发力。
(据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记者陈汀、郑钰、蒋超)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