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最新播报

跨越时空的嘹亮战歌 这首抗战歌曲传唱至今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1日18:45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有一首诞生于抗战岁月的歌曲,它的风格蓬勃奋进,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直到今天,一直在国内国际不断被唱响。

在今年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活动彩排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高唱《游击队歌》,展现出中国军队自抗日战争时期就蓬勃发展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这首《游击队歌》由著名作曲家贺绿汀于1937年创作。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贺绿汀深入抗日前线,在山西临汾的八路军办事处,亲眼见证了八路军战士们在困境中创造游击战的奇迹。

贺绿汀女儿 贺元元:八路军给他们看很多关于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那些文件,还带他们到刚成立的炮兵团,他们本来是没有炮兵团的,这些炮都是从日本军队那里缴获的,就组成了我们自己的炮兵团。

八路军当时作战的条件非常艰苦,子弹稀缺。战士们珍惜军备物资、苦练射击本领。

河南大学河南戏剧学院副院长 陈宗花:战士们在实践中,创造了“三不打”的作战原则:瞄不准不打,鬼子离远了不打,看不清目标不打。贺绿汀在创作时,把这“三不打”原则艺术化地写为:“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就在老乡家的土炕上,贺绿汀连夜伏案创作,将八路军战士的智慧与乐观写进旋律。

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强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

这首抗日战歌自诞生后,迅速传遍全国抗日根据地,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成为鼓舞军民奋勇杀敌的“精神号角”,极大地振奋了全国抗日军民夺取胜利的斗志和信心。

战后,日本防卫厅在《华北治安战》一书中,形容跟八路军打游击战,是“陷在泥潭里的战争”,使“整个战局陷入完全被动的局面”。

【责任编辑:刘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