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看到二战史观的根本 捍卫历史正义才能守护世界和平发展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3日07:40 来源: 湖北日报

许海云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赵澄宇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博士生

7月8日,参观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正确的二战史观、抗战史观,维护历史真相,以历史事实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谬论。

今年5月,习近平主席应邀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报》发表题为《以史为鉴 共创未来》的署名文章中指出:“我们要坚持正确二战史观。”这次访问不仅是对中俄并肩战斗取得伟大胜利的庄严纪念,更是同各国一道,坚持正确二战史观,共同捍卫战后国际秩序。正本清源批判错误二战史观,旗帜鲜明阐述并维护正确二战史观,对于维护亚太安全稳定以及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义。

历史与现实政治的产物

错误二战史观在思想和行动层面造成混乱

这些年来,一些西方国家一直鼓吹错误二战史观,例如“欧洲战争中心论”“美国贡献说”“日本受害论”“中国战场附属论”等。这些错误二战史观涉及反法西斯战争性质、战争起点以及美欧的战争角色、中国抗战评价、战后世界秩序与规则等,不仅歪曲二战史实,而且质疑战后世界秩序与规则,在思想和行动层面造成混乱。这些错误二战史观的出现,有着复杂的文化、历史及现实原因。

战后西方新自由主义、民粹主义、反智主义等为错误二战史观的孕育提供了错误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新自由主义倡导绝对自由,因此带来的认识论层面的问题是:怀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确立的国际政治共识与秩序的合理性,否定不符合自身利益的认知。错误二战史观实际上就是在极端民族感情驱使下的错误价值判断。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西方国家反智主义盛行,质疑传统、规制及秩序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潮流,驱使部分社会精英和民众质疑并批评二战史实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合理性。

错误二战史观是一些西方国家政界与学界秉持的西方中心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持续发酵的结果。在历史上,西方中心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在一些国家长盛不衰。这种思维使得一些国家及其相关人士均从西方国家的角度看待世界。在二战历史解读上尤其如此。这主要表现在强调以一些西方国家为中心看待二战历史,强调西方国家主导下的二战历史叙事,强调按照西方政治现实需要重新解读二战历史。这种解释模式不仅追求二战的唯政治与意识形态化解读,而且按照唯心主义逻辑随意裁剪、评判以及重构二战史实。这些错误的叙事逻辑、思维方法以及解释范式是导致错误二战史观频出的主要原因之一。

错误二战史观既源于一些西方国家在冷战时期推动冷战政治,也源于这些国家在冷战后将政治工具化、将意识形态武器化。冷战时期,一些西方国家竭力贬低苏联卫国战争。冷战结束至今,这些国家又面临国家治理缺失、社会分化、族群对立等重重矛盾,以及新兴经济体带来的国际竞争与秩序重组。为了应对危机,这些国家有意放大与非西方世界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和对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中心

对全球性战争需要全局性认知视野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仅是一场全球性战争,更是伴随着国际秩序重塑的全局性历史事件。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关注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重大事件,还必须考虑世界各地的战斗对反法西斯力量的贡献。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包括多个战场,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中心,“欧洲战争中心说”太过勉强。1931年,日本占领中国东三省,形成所谓的亚洲战争策源地。1936年,德意结成轴心国集团,形成所谓的欧洲战争策源地。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存在,演变为东西方两个战场。事实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由中国战场、欧洲西线战场、太平洋战场、东南亚战场、北非战场、苏德战场等多个战场构成。各个战场虽不绝对分隔,但都带有按照各自的战争逻辑和实情发展的特征,很难说欧洲战场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心。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得益于全世界每个反法西斯国家的共同努力,尤其得益于反法西斯国家结成的统一战线,得益于各国民众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抗战实践。这是战胜德意日法西斯的根本所在。

美国参战时间较晚,但是为战胜德意日法西斯作出了特殊贡献,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战胜轴心国集团提供了重要的物资支撑。第二,美国联合英国在1941年8月订立《大西洋宪章》,确立反法西斯战争的目标与指导原则。1942年1月,美国联合25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联盟。此外,美国参与推动确立了一系列战时政治方针与战后国际秩序与规则。第三,美国主导了太平洋战场作战,还参与了北非战场与欧洲战场,协助中国战场、东南亚战场作战,为战胜德意日法西斯作出军事贡献。但总体而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赢得胜利不仅有美国的贡献,也有其他国家的贡献,各国都从各自角度为战胜德意日法西斯贡献了力量与资源。只讲美国的贡献而不讲他国,甚至对他国的贡献刻意贬低,这既不符合二战史实,也不符合战争的基本逻辑与规律。

“日本受害论”是日本为洗脱战争罪行而散布的谎言。日本是二战元凶,一直图谋通过发动侵略称霸亚洲,奴役亚洲人民,其侵略战争给亚洲带来深重灾难,其战争罪行可谓罄竹难书。日军在中国制造南京大屠杀,杀害30万军民,制造无数起暴行;日军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展开“百人斩”竞赛,以杀满100名中国人为目标;日军“731部队”实施灭绝人性的活人人体实验,对中国人民发动了令人发指的细菌战;日军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实施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制造了多起惨案。日军在菲律宾制造“巴丹死亡行军”事件,在马来西亚制造“山打根死亡行军”事件,虐待和杀害战俘。此外,日本还以“大东亚共荣圈”之名,掠夺各国煤炭、橡胶、石油、棉花、铁矿石、粮食等资源,抢夺各种文物,奴役各国民众,推行“以战养战”的战争政策。因此,日本绝非受美英等国的政治与经济胁迫而被迫开战,而是战争的始作俑者和施暴者。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

不仅具有划时代意义,也具有世界意义

一些西方国家长期忽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将中国战场视为太平洋战场和欧洲战场的附属。上述史观以偏概全。

首先,中国在全世界最早开启了反法西斯斗争。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就开始抗战斗争,参战时间早于英国、苏联和美国。中国人民在抗战中前仆后继,坚定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最终赢得抗战胜利。中国人民在抗战中付出巨大牺牲,半数河山沦陷,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美元,但也全面削弱了日本法西斯的战争机器,牵制了日本陆军兵力,使其既无力“北进”,也无法迅速“南进”以及大规模进入南亚。这些事实表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既是民族自卫战争,也是民族解放战争。经过抗战磨砺,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独树一帜,丰富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思想内涵,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重要经验,为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树立了光辉榜样。

错误二战史观还将中国抗战片面等同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忽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甚至认定中国战场胜少败多,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并不重要。

不同于太平洋战场与欧洲战场,中国战场包括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中国抗战大局。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正面战场开启长城抗战、忻口战役、太原会战、淞沪抗战、徐州会战、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持续牵制和消耗日军,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争图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作战重心从中国战场转向太平洋战场,正面战场开始更加依赖美国对日作战,包括缅北和滇西作战,袭扰和打乱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等。与之相比,敌后战场却从未停止对日作战。从局部反攻到全面反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实际上走出一条两大战场相互依存、主次角色互换的特殊道路,两个战场都为中国人民战胜日本法西斯作出重大贡献。然而,一些西方国家不明白“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理念,不理解中华民族以弱己抗强敌的坚忍不拔、隐忍不屈、甘愿牺牲的精神,将西方战争理论与模式简单套用于中国抗战,评价不当且失实。

中国共产党大力开辟敌后战场,提出持久战和游击战理论,积极发动民众,将根据地建设、游击作战、全民动员紧密结合,激发全民族抗战信心,将不同派别、阶层、民族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彻底改变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分裂状态,塑造了中华民族百折不回、坚忍不拔的抗战精神,当之无愧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即一个四分五裂、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战胜了资本主义近代化、高度军国主义化的日本,有力捍卫了国际正义与公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对中华民族的政治与军事总动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不仅具有划时代意义,也具有世界意义。

维护和弘扬国际正义

以正确二战史观指导和规范国际规则与秩序

宣扬正确二战史观,是维护和弘扬国际正义与公理的重要手段,对于确保体现公平正义的国际秩序与规则运行必不可少。

当前,一些西方国家出于政治需要与意识形态操弄,重构二战历史,为其战争罪责洗白,持续淡化其历史责任,已经引起严重后果。比如,少数西方国家政客以所谓二战及其胜利成果的主导者自居,故意混淆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界限,以国内规则代替相关的国际规则,严重侵蚀国际秩序与规则,持续引发各种国际争端。再比如,有的西方国家放弃了二战中反法西斯国家淡化意识形态差异、求大同存小异的做法,一些政客刻意凸显不同国家在文化、意识形态与价值观上的差异,在国际社会蓄意挑动文化、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对立,导致国际关系变得异常复杂。

对此,我们必须坚持正确二战史观,还原二战历史真相,切实维护联合国与其他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及国际秩序的权威性,确保国际安全机制能够继续持久、有效地发挥作用。

坚持正确二战史观,需要有效监督并制约那些缺乏战争反省或不汲取历史教训的国家,杜绝一切危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行为。众所周知,日本始终未能深刻检讨和反省其战争罪恶,不断出现各种违背国际道义、法律、规则的言行,严重伤害亚洲各国人民感情。中国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不断敦促日本深刻反省其战争罪行,这绝不是胜利者的叙事,也不是在国际交往中斤斤计较、延续仇恨,而是深刻认识到,在那段黑暗历史中,日本军国主义对亚洲邻国发动侵略战争,犯下严重反人类罪行,给亚洲地区和世界带来深重灾难。如何对待这段历史,是检验一个国家道德良知与和平诚意的试金石。只有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日本才能真正卸下历史包袱,赢得亚洲国家和国际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次思想启蒙。战争告诉世人,所有违背人类发展规律、违反人类和平与发展的言行,不管多么堂而皇之,最终都会被历史抛弃。错误二战史观歪曲了二战历史,挫伤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及其人民的感情,给国际秩序与规则带来伤害,必须予以批判。坚持正确二战史观,这是守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石所在。

(文字整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常少华)

【责任编辑:肖梦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