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在纪念大会上,天安门广场上三“人”成“众”的观礼台整体布局,成为了震撼人心的视觉符号,突显“众志成城”的主题。这样的主题和设计是如何产生的?来看记者采访。
当记者问到如何理解“众志成城”这四个字?因为整场纪念活动都是围绕着“众志成城”这个主题展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最初的创意里面,其实我们设计了很多方案,因为抗日精神里面有那么多解读,我们也找过凤凰涅槃,类似这样的概念都找过,最后还是确定“众志成城”的主题形象。
天安门广场是代表国家仪式场的地方,广场上的三万多把座椅和一组年号台和主形象,其中的设计也费尽巧思,反反复复进行颠覆性的修改,力求准确,力求呈现出纪念性质。一眼望去,从色彩到形制,到它的寓意都是直奔主题,是一个非常有冲击力视觉的走向,一直奔向纪念碑。从一个很大的口这样慢慢收到纪念碑,体现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精神。“众志成城”不是一个简单的成语,“众志成城”的重要性在于“众志”它凝聚了人民的意志,凝聚了大众的意志,中国人在积贫积弱情况下,凝聚力是打不死、打不散,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真正把全民族意志凝结在一起的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鼓舞整个民族斗志的就是中国共产党。所以我们在这个点重新去理解众志成城,是对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作用的全新认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