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科研教学” 我省教师受邀观礼九三阅兵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3日21:48 来源: 湖北日报

王永清、彭玉生、杜凤琴(从左至右)在观礼台上合影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熹 通讯员 梁炜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我省优秀教师代表受邀赴京观礼。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连线丁文红、王永清、杜凤琴、彭玉生四位老师,讲述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8月底得知受邀时,我简直不敢相信,特别激动。”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枣阳市刘升镇初级中学教师王永清难掩激动之情。3日凌晨四点,王永清便起床,做好去现场的准备。看到阅兵场上的现代化装备、严整的军容,她非常自豪,“亮相的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利器、智能化无人与先进反无人装备等新型作战力量,彰显着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卓越成就,给我带来的震撼与自豪难以言表。”

现场,王永清数次落泪,她说,当歌曲《松花江上》响起时,当我看到国家领导人和抗战老兵握手时,当所有人齐唱国歌时,当观礼结束后我回味整个观礼过程时,都不由自主地流泪,“有屈辱的泪、有自豪的泪、有幸福的泪”。

作为老师,王永清想得最多的还是学生。在到达天安门广场后,她便和学生们视频连线,提前“剧透”,介绍现场情况,“这样孩子们在观看时会有更身临其境的感受。”

“回去后,我打算把这段经历好好讲给学生们听。”王永清说,通过亲身参加活动,可以现身说法,给学生们好好讲一讲这段历史。“我要将抗战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中,让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要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自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全国三八红旗手”、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学部教授丁文红从事新材料研发,她更关注受阅装备中蕴含的科技突破,她说,从坦克装甲到战机机身,从导弹外壳到电子器件,无不凝聚着我国科研人员的创新成果。抗战时期,先辈们“土法炼钢”支援前线;如今,作为长期服务于国家钢铁工业的武汉科技大学已研发出高性能钢铁材料和特种合金,正在为强国建设打造坚实的钢铁脊梁,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科研教学,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在高端装备材料等领域持续创新,也为科技强国建设输送生力军。我们将用一项项实实在在的科技成果,告慰先烈,报效祖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材料基石!”丁文红说。

同样激动的还有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秭归经济开发区小学副校长杜凤琴,“我想起了自己在乡村学校的工作经历,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那些为了让孩子们接受更好教育而付出的努力,与抗战先辈们的奉献相比,显得是那么地微不足道,我要更加努力地工作。”

“这次观礼,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杜凤琴说,要将阅兵中所感受到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传递给学生们,让他们知道,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也会更加坚定地扎根乡村教育,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为乡村的孩子们点亮希望之光,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能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新时代青少年。

在现场,2024年全国最美教师、丹江口市龙山镇彭家沟小学教学点校长彭玉生也同样惦记着学生。他说,“我要把阅兵照片做成展板,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给他们讲阅兵故事。特别是要告诉孩子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英雄用生命换来的。在每周的班会上,给孩子们讲一个抗战小英雄的故事,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还要带孩子们去城区电影院看《南京照相馆》,让孩子更直观了解这段历史,激发他们的爱国情。”

【责任编辑: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