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八任书记接力干 关口葡萄书写5.6亿产值“甜答卷”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8日07:05 来源: 湖北日报

建始县花坪镇关口葡萄进入成熟期。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冲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冲 彭磊

通讯员 张俊杰 黄娟

实习生 袁旻 丁苒

8月28日,建始县花坪镇,关口葡萄进入成熟期,万亩葡萄园挂满橙色套袋。

关口葡萄是建始县花坪镇的特色农产品,清光绪年间由比利时传教士引入,因种植于关口地区而得名。其果实晶莹碧绿、肉脆甘甜。

不久前,建始县举行“关口葡萄”品牌推介会,向8家市场主体授权使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专用标志。

2023年,“关口葡萄”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于今年4月再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定,成为“双认证”品牌,标志着关口葡萄产业发展再迈新台阶。

小葡萄成“金果”

2万亩基地带富一方

20多年前,花坪镇农户靠玉米、土豆谋生,一年收入千把元,全村难见一辆摩托车。“如今合作社40多户人家,有两辆轿车的大约就有18户。”君健关口葡萄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孝林笑言。刘孝林的种植之路见证了关口葡萄从零散种植到规模化种植的蜕变。

2005年刘孝林成立合作社,带领30户农户种植200亩关口葡萄。“现在每户年收入5万—6万元。”刘孝林说,“我家的6亩地,葡萄可以卖到20多万元。”

“要想富,先修路”。2000年,建始天生至鹤峰的公路修通,为关口葡萄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2001年,村坊村率先推进关口葡萄大田种植;2003年,村坊村带动农户立体连片开发,规模达到了500多亩。2007年,葡萄种植形成3000亩以上规模。

“八任书记接力干,小葡萄种成大产业。”花坪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向绪锋介绍,从最初五六十亩发展到超2万亩,带动1600多户贫困户“脱贫”,关口葡萄成了老百姓的甜蜜“致富果”。

四次技术革命

提质增效激活产业链

2021年起,花坪镇党委牵头制定葡萄谷总体规划,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和专业交易市场,并通过国有商标转让和组建关口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现品牌统一运营与市场规范管理。

为提升葡萄品质与产量,当地农技部门推动三次“技术革命”:起垄栽培、疏果套袋和避雨栽培,年均投入超百万元。“第四次‘技术革命’正在进行:穗型标准化,通过疏花疏果,保持每串果重在半斤左右。”向绪锋说,四次技术革命,为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近年来,花坪镇积极拓展“葡萄+”融合路径,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深度融合,打造多条乡村休闲旅游线路,每年九月举办的“关口葡萄采摘节”已成为区域文旅品牌亮点,产品远销北京、上海等地。

“去年引进的葡萄酒生产企业即将投产,为产业链延伸再添新动能。”向绪锋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截至目前,关口镇葡萄种植面积已突破2万亩,亩产约1.5吨、产值1.5万元,产业链综合产值达5.6亿元。

一串串饱满的关口葡萄,不仅串起农户的“钱袋子”,更串起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甜蜜路。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