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烽火硝烟里
走来这样一群人
他们是抗日先锋
也是人民教师
至暗时刻
他们依然坚守本心
革命不忘教育
教育即是革命
为民族传递希望
革命烈士杨静娟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革命烈士杨静娟
曾是舟山马岙小学(现马岙中心学校)教师
1941年被叛徒出卖
牺牲时年仅17岁
面对日军酷刑
她只说了一句
“中华女儿有骨气,宁死不屈”
马岙中心学校的学生们缅怀祭奠烈士。新华社发
直至今日
马岙中心学校的师生们
依然深刻缅怀这位老师
无论什么时代
中国人骨子里的气节不能丢
家国不能忘
革命烈士徐婴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革命烈士徐婴
曾推动创办宁波鄞县古林补习中学
1944年壮烈牺牲前
他心心念念的还是学生
“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抗日教育就不能停”
徐婴牺牲后
学校不少师生加入了新四军
向日寇英勇作战
80多年过去了
徐婴“读书不忘救国”的远大志向
依然激励着一代代学子
张印通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
八一三淞沪会战继起
浙江嘉兴地近前线
常受敌机轰炸侵袭
时任浙江省立嘉兴中学(现嘉兴一中)校长张印通
秉持“救国”信念
带着学生一边抗战一边学习
金庸为母校嘉兴一中题词中感念张校长恩情。新华社发
身教重于言教
树勤奋同仇的榜样
传播先进思想
保存青年先进力量
1992年金庸重返母校
泪洒恩师像前
“感怀昔日情,恩德何敢忘”
“三衢名师”林科棠像(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三衢名师”林科棠
在抗战全面爆发后
依然坚守教育阵地
出任浙江省立衢州初级中学(现衢州一中)校长
他教导子女解民间疾苦
其女林维雁
遂成杰出共产主义战士
他引导学生抗日救亡
创作了多所学校校歌歌词
“哪怕世界狂涛,哪怕顽敌凶暴
同学们,增进智能,负起责任,
期把我国家重新建造……”
浙江省立衢州初级中学师生(现为衢州一中)经常在《战时中学生》刊物上发表鼓舞抗战的文章。新华社发
如今
走进衢州一中校史馆
林校长的教诲犹在耳畔
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
已融进年轻一代血脉
记者:俞菀、顾小立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