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马文俊、通讯员陈雅岚)五年砥砺,五年跨越。9月10日,“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武汉市实现从“复元打平”到“跨越2万亿”的历史性转折,经济总量稳居全国城市前十、中部第一,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5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规模与增速均位列第5。
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
走进东湖科学城,大科学装置林立,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攻关前沿技术。五年来,武汉建成1家国家实验室、2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和8家湖北实验室,布局10个大科学装置,在闪存芯片、脑机接口等领域涌现出一批世界领先成果。2024年,武汉获国家科技奖励19项,总数全国第二。
产业升级步伐坚实。“965”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高新技术企业达1.65万家,三年实现翻番。光电子信息产业冲向万亿级,集成电路、下一代信息网络跻身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兴起。
数字经济成为新引擎。武汉跃居全国数字经济十强,中部数据要素市场第一。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50%,三年提升3个百分点。超过2500家规上数字企业、13.86万家经营主体在此汇聚,多个细分领域诞生全国“上市第一股”。
双循环联动,开放枢纽功能增强
消费市场活力涌动。武汉加快建设国家消费中心城市,拥有4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5家国家级电商示范企业。大型商业网点超750个,限上商贸企业五年翻番至6709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从“十三五”的3.0%跃升至8.8%。
交通物流通联世界。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试运行,天河机场第三跑道投用,花湖机场新开12条国际货运航线、17条低空航线。中欧班列线路延至58条,辐射40国120城,武汉成为全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之一。全市A级以上物流企业455家,全国最多。
外贸进出口提质增效。湖北自贸试验区武汉片区制度创新获全国推广,外贸实绩企业超4000家,三大综保区进出口规模破千亿元。2024年,进出口总额达4033.5亿元,年均增长10.7%,武汉被评为全国外贸稳定和创新发展十大优秀城市之一。
城市提质,绿色转型擦亮底色
城市空间更优。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北峰、南泽、中都会”格局锚固,“多中心、组团式”布局清晰成形。
建设更新同步。五年改造老旧小区1464个,建成340个完整社区,50余处历史建筑焕发新生。海绵城市标准达标面积超50%。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布局,智算规模副省级城市第六,全国首个“双万兆示范社区”落地常青花园。
治理效能提升。武汉率先推行社区工作者“四岗十八级”职级序列,建成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民生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78.8%,更多资源“投资于人”。
生态保护卓有成效。长江武汉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江豚频频现身。东湖成为全国示范河湖,武汉获评全球首个人口过千万的国际湿地城市。大气、水治理能力达到国内一流,绿色工厂、碳市场建设全国领先。
五年转型,武汉以创新驱动重塑发展动力,以开放枢纽融入双循环,以绿色低碳绘就生态底色,走出了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之路。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