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粉的魂,一天不嗦,没精神!为啥广西的米粉天下闻名,幻化出万千滋味?
北纬23°的黄金稻仓
没有广西的好米,就没有米粉的“灵魂筋骨”。广西山多水多,是名副其实的“稻米天堂”。这里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一年能产两季甚至三季,早稻产量蝉联全国第一。
壮族祖先西瓿、骆越人是最早的水稻种植者,象州自古被称为“桂中粮仓”,清代《象州志》夸赞这里“长腰玉粒为南方之最”,玉林的“郁林香米”曾是宋朝贡米。广西稻米品种繁多,圆润的米适合榨粉,修长的米适合切粉,就连稻田里都养着螺蛳。
穿越千年的嗦粉时间线
相传秦始皇南征时,北方将士想念面食,智慧的先民就用大米磨浆蒸成粉,解了乡愁又适应南方水土;北宋狄青南征时,宾阳人发明酸粉为将士祛湿开胃;民国时期,南宁茶馆老板用一碗酸辣粉治好了老友的病,“老友粉”从此诞生。广西人嗦的不是粉,是一部鲜活的饮食史。
螺蛳粉狂野酸辣、桂林米粉卤香醇厚、南宁老友粉酸鲜开胃、蒲庙生榨米粉自带微酸与“馊香”。
为啥广西人“嗜粉如命”?答案藏在清晨5点的米粉厂蒸汽里,在阿姆手搓的酸豆角坛子里,更在这片绿水青山捧出的稻香丰饶里。
△点击图标解锁更多小知识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