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9月11日,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对外发布。本次改革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抓手,有助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服务新发展格局,更能促进先进要素向关键领域汇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介绍,近期,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批准在10个地区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通过改革试点为地方赋能,加强对经济发展优势地区的要素保障,激发经济发展和创新活力,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要素市场化改革试点地区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江苏苏南重点城市、浙江杭甬温、安徽合肥都市圈、福建福厦泉、河南郑州市、湖南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四川成都市等10个基础好、带动力强的地区。在各要素领域部署了一批具有探索性的改革任务,开展为期2年左右的试点,在2027年完成相关试点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司长王任飞表示,要素改革涉及领域广,不同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差异较大,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不同,很难做到“齐步走”。所以采取在10个地区开展试点方式推进。通过试点地区大胆创新,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加快形成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所研究员刘方表示,10个试点地区中有6个属于城市群、都市圈。在这些地区开展试点,有利于通过搭建跨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平台,探索推动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安全共享的经验。这对于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记者了解到,各试点方案任务数量大约在20条左右,部分任务在多个试点地区部署。比如推动技术协同创新、盘活低效建设用地、加快公共数据开放共享。部分则结合试点地区自身特色部署,比如加强海域海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本次改革保障不同经营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原会长彭森表示,通过这项改革,可以更好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进一步的优化市场环境,就业创业的机会也会更多,人民群众自由流动,这些都是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能够提升经济社会效益,GDP进一步增长,社会福利进一步增长,这是可以惠及千百万群众。
土地等传统要素领域改革有望实现新突破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商品和服务价格已实现由市场定价。与商品和服务市场相比,资本、土地、劳动力、人力资源等要素市场建设仍相对滞后,本次改革试点有望在传统要素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
改革试点将推进土地要素高效配置。例如北京城市副中心推动以市场化方式盘活低效建设用地和闲置耕地,着力解决规划调整、土地供应、收益分配等方面问题。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创新绿地用地规模管理模式。福厦泉力求重大项目在跨省域补充耕地方面进行探索。
彭森介绍,对于土地的城乡之间的流动,不同区域之间的流动都有非常多的限制。这次土地要素的改革试点,可能要打破这方面过去一些体制限制,进一步提升土地使用的集约程度,使一些好的资源能够放到最关键的领域去。
在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方面,长株潭探索农村产权抵质押处置方式,拓宽农村产权抵质押物范围。重庆市探索铁路运单物权化和铁海联运“一单制”。在技术要素提升创新活力方面,苏南重点城市加快推动跨区域科技创新券的互认和“通用通兑”。长株潭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侵权快速反应机制。改革试点还将推动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
数据等新型要素探索落地应用新方向
要素市场化改革试点方案不仅包括传统生产要素,还明确提出了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方向,其中有哪些亮点?
在培育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方面,多地加快推进企业登记监管、卫生健康、气象等高价值数据集向社会开放。北京城市副中心探索开展数据生产要素统计核算和数据资产评估,遴选数据基础较好的企业,将数据资产纳入资产管理体系。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剑华介绍,以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为依托,促进数据共享、开发、利用、保护全链条新格局形成。以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和绿色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为目标,建好北京绿色交易所,实现绿色要素新价值。
在新业态新领域和服务业要素保障方面,多地将建立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率先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安徽合肥建设科大硅谷和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汇聚前沿创新要素资源。
财经快评:“试验田”先行先试 大市场动力满满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这项改革让各类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如果把产业比做种子,全国统一大市场就像土壤,要素就像水份和肥料。不同产业需要的要素并不相同,就需要在这10块“试验田”里先行先试。一旦新要素被激活,就能解决关键瓶颈,降低成本和门槛的能力。在此之前,要素的集聚和高效流动,已经带动电动汽车、移动互联网、光伏发电以及人工智能等产业的落地应用。
随着10个试点地区的落实落地,将有更多的新技术进入应用轨道。有专家预测,10个试点地区GDP占全国大约28%,要素市场化改革将为中国经济注入澎湃的新动力。可以预见,数据、空天、深海、频谱、绿色能源,每一个新型资源要素的背后都有一个甚至十几个新产业、新赛道。如果它们能实现高效市场化配置,将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