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经过1030公里的长途跋涉,28匹普氏野马抵达敦煌。6点多,三个种群的22匹马,在黎明中融入了新家园。
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还有6匹后续到来的马即将放归。与6点时不同,此时天已大亮,光线更好,能更清晰地看到马的踪迹和状态。
据工作人员介绍,野马到达新区域后,会根据饮水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来决定马群的成员数量和领地大小,也可能分化出新的种群。
食物水源充足 保护区已经做好准备
作为本次放归的终点站,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早早做起了准备。与此前两次放归不同的是,本次放归会将普氏野马“定点投放”至保护区核心区——大马迷兔区域。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广阔,达66万公顷,多处湿地分布相对独立,这就为普氏野马放归及野外适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除了充足的食物,水源也是本次放归的重点要素。今年,工作人员在大马迷兔区域以及区域外15公里范围内,共修建了28个人工水池,配合湿地内的自然泉眼,一同为野马提供水源保障。
保护区在每个饮水点安装了光伏发电板和控制器,通过设置补水时间和频次,为每个饮水点精准供水。今年,借助保护区开展的信息化工程建设,工作人员还在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多处信号塔和摄像头,为部分地区提供Wi-Fi无线信号支持,也为普氏野马日常监测、生存环境保护以及保护区管理提供了良好支撑。
(总台记者 柴世文 马丽 崔林欣 邢博 张文杰)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