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最新播报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 非凡“十四五”丨从跟跑到领跑 中国新能源汽车迈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20:14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核心技术、产业链生态等实现跨越式突破,带动中国汽车出口首次位居全球第一。从跟跑到引领,中国向着汽车强国大步迈进。

这是我国发布的最新款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通过给电池材料中的每一个锂离子装上“导航仪”,搭配导电性更强的超晶石墨,可以实现充电五分钟,续航超过500公里。如今,我国动力电池全球市场份额,已经从2021年时的四成多,提升到了七成左右。

这是“十四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持续创新的缩影。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我国将新能源汽车明确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到2025年,要突破高安全动力电池、高效驱动电机、高性能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过去五年间,我国动力电池充电效率提升了四倍以上,电机和电控系统全球领先,整车国产化率突破95%,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坚定不移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洞察世界汽车产业技术演进方向作出的重要论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到汽车企业考察,从总装车间到电池生产车间,从智能网联实验室到模型设计实验室,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他强调,我国汽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实现技术自立自强,做强做大民族品牌。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任 瞿国春:习近平总书记用“必由之路”四个字,为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坚定了战略定力、指明了方向。事实证明总书记的论断非常具有前瞻性,正是坚持不懈自主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让我国新能源汽车,“十四五”期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占领制高点,实现了汽车产业的“换道超车”。

“十四五”期间,我国先后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等产业政策措施70余项,推出超过100项国家及行业标准。针对核心技术突破,各地累计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超2000亿元;针对要素保障能力提升,开展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活动;针对智能网联技术前沿布局,成立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实验室。

一系列政策支持下,过去五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跑”出了这样一条曲线:2021年销量352.1万辆,随后以年均超50%的增速不断增长,2024年突破1200万辆,稳居世界第一。今年前8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45.5%,2020年,这个数字仅为5.4%。与此同时,现在平均每天超过5000辆新能源汽车乘船出海,驶向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付炳锋:“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全球最完整、最具韧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电动化与智能化、网联化正在加速融合,中国已经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发优势转化成了产业领先优势。

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蓬勃向上的发展势能,正拉动着上百条产业链共同跃升。车身上更轻更薄的手撕钢、超强钢,带动我国优特钢产量在过去五年里增长超过30%。每辆车上超过2000片的芯片需求,推动着电子信息制造业快速发展;而汽车生产车间里的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设备,正不断走进手机、家电和高端装备的生产线。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中国汽车业已跃升至我国第一经济支柱,产业链上、下游生产总值约占全国GDP比重的10%。

下一步,我国将加快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同时,加快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融合发展,向汽车强国加速迈进。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