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这个400吨的“大铁罐”,正在“种太阳”!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2日14:31 来源: 湖北日报

9月20日至23日,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活动期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也去邻居家赶了个“科技大集”,探访了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那个传说中能“种太阳”的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东方超环”(简称“EAST”)。

在合肥市蜀山区科学岛的一栋厂房内,记者见到了“人造太阳”:一个4层楼高、直径8米、重达400吨的大铁罐,现场技术人员们正在进行检修工作。

什么是“人造太阳”?通俗理解就是模拟太阳发光发热原理的“能量盒子”,通过在极端高温条件下控制等离子体,实现氘、氚等轻元素的聚变反应,从而释放巨大能量。核聚变能源原料来源丰富,具有安全、高效、近乎零碳排放的清洁优势。据介绍,一升海水所提取的氘在聚变反应中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300升汽油。

今年1月,EAST成功创造新的世界纪录,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的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标志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腾介绍,EAST的升级版——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简称“BEST”)正在紧张建设中,计划于2027年底建成,建成后将进行系列工程调试与聚变实验,演示如何用聚变电能点亮”第一盏灯”。

EAST是由我国科学家独立设计建造的世界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为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升我国磁约束聚变物理、工程、技术水平和培养高水平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世界稳态近堆芯聚变物理和工程研究搭建起了一个重要的实验平台。多年来,EAST不断在等离子体的参数如温度、密度、持续放电时间上取得突破,已成为国际上同类装置优先参考的样板。(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宇)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