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广州增城,增江畔的碧道绿树成荫,骑行爱好者在江边的绿道上迎风驰骋。沿岸新修复的湿地里,白鹭成群。“以前这附近有不少石材厂,灰尘大,河水也不清。现在企业关停搬迁了,岸边修成了公园和绿道,成了大家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家住增江边的居民李阿姨感慨道。
这样的变迁,不仅是沿岸居民的共同记忆,更是近年来水利部推进河湖水域岸线精细化治理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水利部不断完善党政主导、河长牵头、属地负责、部门联动的河湖管理保护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河湖长牵头抓总作用,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依法管控河湖水域岸线,重拳整治侵占破坏河湖问题,着力建设安全河湖、生命河湖、幸福河湖,河湖面貌实现历史性改变。
岸线管控筑牢“安全堤”
“河湖水域岸线是行蓄洪水的重要空间,必须依法严格管控。”水利部河湖管理司水域岸线管理处处长付健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全国170万公里河道、3000多个湖泊已经明确了管控边界。全面建立岸线规划管控机制,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岸线保护利用规划全部印发实施,划定岸线保护区、保留区3.31万公里,占规划岸线总长的近70%,最大限度保留和恢复自然岸线。
在安徽马鞍山长江段,曾经被码头、工厂占据的岸线,如今已变成绿树成荫的休憩带。附近居民王先生说:“原来灰尘大、噪声吵,现在环境好了,傍晚来这儿散步,心情都更舒畅了。”
“避免人类行为侵占河湖,是我们的工作原则。”付健表示,坚持确有必要、无法避让原则,依据规划从严审批许可岸线利用项目,严格岸线开发利用方式和强度管控,从源头坚决管住向河湖要地要空间的冲动。
“清四乱”恢复河湖行蓄洪能力
“重拳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是恢复河湖行蓄洪能力、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重要举措。”付健介绍,重点在于清理整治妨碍河道行洪、侵占水库库容问题,有计划地清退占而不用、多占少用的岸线,坚决清存量、遏增量。
截至目前,全国累计清理整治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29.4万个,拆除违建15000多万平方米,铲除非法围堤2万公里,清理垃圾超过1亿吨,大中型防洪水库恢复防洪库容2200多万立方米,清理妨碍河道行洪的高秆作物、阻水片林13.5万亩。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湖泊通过退圩还湖,恢复连通水域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200多个西湖。
“洪水顺利下泄,就是最直观的成效。”付健介绍,今年汛期一些河道洪峰流量比去年更大,但水位却大幅下降,说明河湖行蓄洪能力得到有力提升。
数字赋能打造“智慧眼”
如今,“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正逐步成型。
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高分辨率卫星遥感、人工智能、北斗定位等新技术,正在为河湖建立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我国基本实现对全国14万条河流、3000多个湖泊、3万个岸线功能分区、10万个涉河项目动态管理
付健介绍,AI对违建的识别精度超过85%,北斗监测水下采砂深度能精确到厘米级。全国河道砂石采运也实现了“一码通用、一码溯源”。
数字化手段不仅提升了管理效能,也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变化。
家住鄱阳湖畔的渔民张大哥说:“过去非法采砂严重,河床破坏厉害。现在有了智能监管,采砂船都规范了,水质也好多了,鱼回来了,我们打渔也安心了。”
幸福河湖绘就人水和谐画卷
河湖保护,不仅关乎河湖健康,更直接影响民生福祉。
在江西鄱阳湖畔,修复后的湖泊迎来成群水鸟,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拍照。当地群众说:“这几年水质好了,鱼多了,湖泊的生态比以前好多了。”
水利部组织开展首轮全国河湖健康评价,建立2.16万条河湖健康档案,推行“一河一档”管理。中央财政支持的122个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全面铺开,各地也纷纷打造各具特色的样板工程。越来越多的河湖水流畅活、水质改善、岸绿景美。
在广西南宁,邕江滨水绿地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母亲河焕发新生机,成为市民休闲生活的“幸福廊道”;浙江大地,以“八带百廊千明珠万里道”为蓝图,一条条母亲河重焕清流,15分钟亲水圈串联起万千乡村;在江苏常州,永安河打造近20公里“生态廊道”,为居民提供休闲散步的空间,也让孩子们在河畔尽情嬉戏玩耍……一条条河流、一湖湖水面,正通过科学治理与人文关怀,绘就“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的幸福画卷。
“我们的目标是建设安全河湖、生命河湖、幸福河湖。”付健表示,“让越来越多的河湖水流活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成为群众家门口的‘诗和远方’。”(实习生刘艺璇对此文亦有贡献)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