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最新播报

外资抢滩中国“新赛道” 高技术服务业占比超24%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30日08:56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商务部本月发布的《中国外资统计公报2025》显示,2024年,高技术服务业新设外资企业超过1.4万家,占同期全国新设外资企业数的24.4%。

近年来,以研发中心、创新中心为代表的高技术服务业,正成为外商投资的新趋势。

含“新”量高

高技术服务业加速吸引外资

9月,跨国企业施耐德电气宣布,在上海浦东落成低压配电适配改造中国创新中心。而今年5月,施耐德电气在北京也成立了一个创新中心,聚焦工业自动化适配改造。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 徐韶峰:中国不仅是巨大的市场,也是创新的策源地以及供应链的重要基地,中国目前是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四大研发基地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拥有完整产品研发能力的国家。

同样加大投入高技术服务业的,还有全球光学和光电子行业龙头企业蔡司。不久前,以科技创新为特色的蔡司中国客户体验中心在上海揭幕,该中心整合了全事业部科技资源,深度融合本土需求与蔡司全球技术。

蔡司大中华区首席运营官 谢磊:中国的供应链是全球最完备的链,能够助力和加速我们的创新转化成我们的产品。在未来我们的创新中心会扩大,在中国的高端产品的研发也会增加。

近年来,中国作为创新市场的吸引力在增强,中国与外资企业的创新共赢也在不断深化。多家外资企业商会的报告显示,中国创新机遇正成为外资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不在中国创新就会脱离全球创新前沿”成为外资企业的共识。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报告显示,2025年5月,上海外资研发中心累计达到603家;2024年,北京新认定外资研发中心超110家。截至2025年1月,外资研发中心数量达到221家,实现成倍增长。

开放提速

东部自贸试验区持续成引资高地

自贸试验区一直是我国吸引和利用外资的高地。今年前8个月,上海、天津、浙江、江苏、海南等11个东部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部自贸试验区的九成以上。

东部自贸试验区率先推出一系列引领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稳步扩大重点领域开放,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作为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一直是吸引外资的排头兵。

今年1到8月,上海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7.3%,服务业吸引外资占比高达98%。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外资金融机构积极把握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制度红利,投资项目纷纷落地。

汉诺威再保险股份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 黎福光:我们对中国的发展非常乐观,我们的计划是把这个运营中心作为我们在大中华区发展再保险的一个最主要的点。

为了便利外国再保险机构合规、高效参与中国市场,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出台了再保险领域的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和操作指引,让外国再保险机构的数据跨境高效、便利、安全流动。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金融贸易处处长 殷军:目前我们已经集聚了相关再保险的机构一共有26家,其中接近三分之一都是外资。我们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第一个制定了再保险领域的数据跨境的操作指引。

截至目前,上海、天津、浙江、江苏、海南等多个东部自贸试验区已率先发布实施数据出境负面清单,涵盖汽车、医药、零售、再保险等行业领域。同时,东部自贸试验区率先推出增值电信、生物技术、外商独资医院等领域开放试点。

截至今年6月,25家外资企业获批增值电信业务试点,80多家企业将生物技术业务纳入经营范围,3家独资医院获批。

海南自由贸易港今年年底将实现全岛封关运作,零关税税目大幅增加、加工增值30%免关税等政策利好,也正不断吸引外资加速落地。

加拿大绿色巧克力海南工厂负责人 孟伟伟:我们正在布局海南市场,目前,我们正在筹备首单加工增值30%的业务。

今年前8个月,海南新设外资企业数1297家,同比增长7.2%;实际使用外资170.63亿元,同比增长50.4%。

激活需求 “两新”政策带来新机遇

今年以来,我国把“两新”政策作为扩内需的主抓手,“撬”动了万亿级的市场空间。消费品、制造业技改、节能环保、数控装备等行业受益明显。

新政策激活了市场需求,也让外资企业看到了新机遇。一家来自芬兰的电梯企业,不久前在江苏昆山交付了全国同城最大的电梯更新改造项目,它如何受益于中国“两新”政策?来看记者的调研。

近年来,城市更新与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了中国对定制化电梯更新改造及智能电梯维修保养服务的需求增长。企业将此视为在华发展的“第二次成长机会”。

不久前,企业交付完成了江苏昆山首批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的电梯更新项目。该项目通力电梯的中标占比达96%,更新住宅老旧电梯超过2100台。项目规模大,但难度也不低。待更新的老旧电梯形态、使用时间、品牌各不相同,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兼容性,企业专门为老旧电梯更新规划了一条柔性生产线,随时调整参数。通过柔性生产线,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既降低了成本,又节省了工期。

通力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德龙:电梯更新改造这一市场充满巨大的机遇。我们将通过对既有建筑的电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以提升安全性能,并引入数字化技术实现全生命周期安全监测。

中国是世界上在用电梯数量最多的国家,截至2024年底,全国在用电梯总量超过1100万台,其中使用15年以上的老旧电梯达90万台,比例也在逐年上升。2024年,住宅老旧电梯改造被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企业负责人表示,电梯更新改造业务已成为通力在中国的第二增长曲线,连续三年实现订单量两位数增长。

本月,通力电梯在粤港澳大湾区刚刚宣布新的投资计划,包括三项核心投资:在深圳设立南方总部、建设研发中心以及打造智慧物流与装配中心。企业的南方总部预计2026年年初正式投用,届时将形成昆山、深圳“双总部”的格局,以更快响应客户需求。

(总台央视记者 丁雅妮 张歆 聂启星 钱佳仪 何俊儒)

【责任编辑:李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