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光洁 周绍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的权威著作。它既是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至第四卷的思想理论延续,又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深刻领悟这部重要著作所蕴含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从中汲取团结奋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我们党对“新时代最大的政治”的深刻把握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们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现在,我们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五个方面的鲜明特色,概括起来就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作为开篇、总领,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第一专题,这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新时代最大的政治”的把握,以此领导全体人民凝心聚力推进各项工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开放”作为第二和第三专题,表明改革和开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两大重要抓手。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体现在四个“迫切需要”。一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的迫切需要;二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三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需要;四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的迫切需要。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对外开放要求对内开放,要求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因此,全面深化改革与高水平对外开放协同配合,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勾勒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整体样态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用九个专题的篇幅,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个方面内容。同时,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
从经济建设来看,核心主线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并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从政治建设来看,深层指向是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一方面,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贯彻落实。要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做好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工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力量。另一方面,深入实施全面依法治国。要强化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以政法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从文化建设来看,多维聚焦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加快建设文化强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从社会建设来看,深刻揭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价值取向。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蕴含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每一个中国人都过上美好生活”等重要论述,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读懂大国大党领袖念兹在兹的人民情怀。
从生态文明建设来看,着重强调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综合运用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两种手段,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一方面,要深刻认识国家安全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正确把握重大国家安全问题,加快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努力开创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另一方面,要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在政治建军方面,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为强军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在提高战略能力方面,要乘势而上,把握新兴领域发展特点规律,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同时,以更为优化的军事治理助推强军事业新发展。
与世界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采用五个专题的篇幅,系统阐述了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统一大业、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等问题,展现了一个在国际舞台上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持续深入推进“一国两制”实践,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一国两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也是处理两岸关系的根本遵循。制度的不同,改变不了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客观事实。两岸人民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续写中华民族历史新辉煌。
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进入一个可以更有作为的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开辟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新境界,塑造我国和世界关系新格局,把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提升到新高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营造更有利国际环境、提供更坚实战略支撑。”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努力目标,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为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以“南南合作”为新的发展抓手,推动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把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最后一个专题聚焦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建党原则。
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要求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原则和方针,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在毛泽东同志当年给出“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第一个答案基础上,给出了第二个答案: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我们党追求的理想崇高而神圣,肩负的使命艰巨而繁重,只有以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以强烈的忧患意识警醒自己,以自我革命精神锻造自己,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才能确保党始终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总体来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引领全局的主线,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重要抓手,系统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阐明了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设想,并提出要以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保障。《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呈现出强大的逻辑力量,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作者单位分别为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