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通讯员 蒋秋雨 兰林坚
夜幕下的武汉体育中心,将成为欢乐的海洋。
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开幕式,定于10月25日晚在武汉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预计约5000名观众到场观看。
武汉市运动会每四年一届,是武汉市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体育盛会。
本届运动会由武汉经开区承办,按照“简约、低碳、安全、精彩”的办赛理念,赛事筹备工作已就绪。
车谷准备好了!车谷欢迎你!
深度植入“车谷基因”
武汉市运动会始于1950年5月的人民体育运动大会,1987年后逐步演变为全市综合性运动会。2021年,在武汉市第十一届运动会闭幕式上,武汉经开区接过会旗,承办武汉市第十二届运动会。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承办市运会,既是对现阶段体育发展成果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武汉经开区高度重视,成立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竞赛组、参赛组、宣传组、志愿者组等8个工作组,全面进入临战状态,高效推进各项工作。
去年10月,会徽、会歌、吉祥物、火炬和主题口号等视觉标识发布,其中,会歌《车谷有约》结合柔力球项目编排,纳入赛事规定曲目;吉祥物融合智能汽车与江豚形象,深度植入“车谷基因”。
今年4月,部分组别网球赛、羽毛球赛等分别开打,拉开比赛序幕。根据赛程安排,青少年体育类和群众体育类各项比赛将持续至11月。
今年7月,成功举办圣火采集和接力活动。圣火在纱帽山遗址采集,用无人机搭载“汉阳人九凤”实现跨越时空接力,采用“空中+陆地+水上”立体传递模式,由院士、劳动模范等8位杰出代表担任火炬手,彰显城市向上力量。
据悉,本届运动会设置青少年体育类、群众体育类等组别78个大项,既有足球、篮球、排球、游泳、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传统赛事,也有霹雳舞、桨板、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等新兴时尚项目,还有群众喜闻乐见的舞龙舞狮、龙舟、钓鱼等趣味项目,以及柔力球、农民趣味田径、农耕竞技等特色项目。
截至目前,武汉经开区已组织500余名运动员参加青少年体育类24项比赛,取得90金31银36铜的优异成绩,奖牌总数157枚。群众体育类在已完成的29个比赛项目中,武汉经开区取得40枚金牌、100枚奖牌、957分的优异成绩。
开幕式已准备就绪
据悉,开幕式总时长约90分钟,由开幕仪式、文艺表演及点火仪式三部分组成。其中,文艺表演以《向未来而生》为主题,包含序幕、“智造未来”“创享未来”“共赴未来”三个篇章和尾声,展示武汉人民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开幕式如何璀璨绽放?10月23日晚,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进武汉体育中心体育馆,近千名演员正在声光电技术配合下进行全流程彩排。
来自武汉各城区、高校和有关方面的24支体育代表队依次入场后,文艺表演精彩上演。
从一辆车到一座城,多个场景变换,串联起武汉经开区30余载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车谷下线的第一款富康轿车,和如今的全系岚图追光L、free+、知音,都开上舞台,聚光灯下,人、车共舞……
从中国车谷,到体育之城,再到面向未来的国际化大武汉,整场演出紧扣“车”与“水”两大核心符号。舞台大屏上,江水奔涌与机械齿轮影像交织呈现,演员队形亦随光影与律动变换,形成富有层次、动感十足的视觉画面。
火炬入场是一大亮点,将有神秘火炬手亮相。
开幕式导演团队介绍,此次开幕式充分运用智能汽车巡游、全息投影、AI视频技术和立体LED屏幕系统等技术手段,打造沉浸式观演体验,在厚重历史底蕴中透出强烈的未来感。目前,灯光、音响、舞美等设备已完成最终调试,所有节目排练全面就绪。
群演热情邀约“周六见”
开幕式之前,设置有暖场环节。10月23日中午,来自武汉经开区学校、社区的群众演员精神饱满,紧锣密鼓地进行暖场节目排练。排练间隙,群演面对摄影师的镜头,发出热情邀约:“周六见!”
排练现场,神龙小学、神龙小学育才二小分校联合创编的《炫动乒乓 闪耀未来》率先亮相。100多名学生将乒乓球基本动作融入体操表演,展现国球的独特魅力。这个节目,他们训练了一个半月。神龙小学育才二小分校副校长王中华介绍,节目创意来自该校老师自编的课间乒乓球操。“打乒乓球既能保护学生视力,也能强健体魄,节目中加入遥控车模表演,呼应车谷汽车文化。”他说。
石海祥是洪山未来学校武术表演带队老师,看着台上施展“十八般武艺”的学生,他满脸自豪。暖场节目《以武会舞 跃动未来》由武汉经开区武术队、洪山未来学校、汉阳三中、武汉经开区一中联手打造,分为啦啦操和武术表演两部分,既保留传统武术的文化底蕴,又融入现代体育的青春活力。
暖场节目《一起出发》则由武汉经开区沌阳街道中老年艺术团、升官渡社区、神龙小学等单位联合出演。伴随激昂的旋律,200余人的舞蹈团队以整齐划一的动作,展现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中老年艺术团成员来自各行各业,有婆媳,也有姐妹。沌阳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每天排练,精神面貌绝不输给孩子!”
近年来,武汉经开区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将体育锻炼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该区青少年在武术、游泳、足球、网球等多个项目累计斩获全国冠军8项、省冠军10余项。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