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日报

全省建成省市县乡四级综治中心1470个 群众解决纠纷“只跑一地、只进一门”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5日08:44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寿江

通讯员 张芙蓉 实习生 刘彤

有矛盾纠纷,找综治中心。

综治中心是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动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重要载体。今年4月,省委政法委召开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沿着规范化的轨道深入推进综治中心建设,确保人民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截至目前,全省建成省、市、县、乡四级综治中心1470个,实现全覆盖,群众解决纠纷“只跑一地、只进一门”,大量矛盾纠纷得以及时就地化解。

近日,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介绍了多起依托综治中心成功化解矛盾纠纷的典型案例。

不到24小时,尾款纠纷实质化解

“综治中心统筹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有关功能,采取常驻、轮驻、随驻等方式,整合政法、信访等部门,人社、住建、卫健等行业主管部门,工会、妇联、法学会等群团组织的资源,积极吸收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仲裁、心理服务等组织和社会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最多跑一地’。”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笔尾款拖欠快三年,对方一直失联,我要告他!”今年4月的一个早晨,上海某设备公司负责人张某带着诉讼材料,来到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法院,准备起诉一家安装公司,追讨2.4万元设备尾款。考虑到案件标的额不大,为减轻当事人诉累,法院引导其前往江岸区综治中心先行调解。

该区综治中心立即启动涉企纠纷绿色通道,调动法院、司法局、第三方调解组织等力量参与该涉企纠纷的调解。在法官的指导下,调解员迅速查询安装公司信息,发现其仍在经营且有关联案件在诉,几经周折联系上了安装公司负责人李某。

电话中,李某诚恳致歉,半小时后便赶到综治中心。李某身着沾有泥浆的工装,与张某印象中的形象反差巨大,张某的态度有所缓和。法官随后摊开李某带来的抵押房产公证书、企业贷款凭证及工人工资发放记录等材料,让张某逐步理解了李某现时的难处。法官适时提出分期付款方案,希望张某放宽期限。张某将心比心,同意对方缓两个月开始付款,并主动放弃违约金。

在法官和调解员的主持下,双方签订调解协议,并共同申请法院出具了司法确认文书。法官则现场建立微信群,跟踪协议履行情况。

就这样,这一纠纷不到24小时得以实质化解。

亲子球赛“破冰”,邻里和好如初

各级综治中心整合各方资源,便捷、高效服务群众,多途径、多手段化解矛盾纠纷。

今年以来,汉川市综治中心接连化解几桩颇具代表性的邻里矛盾,用“绣花功夫”织就和谐邻里网。

其中,汉川市霍城村的杨老汉和龙老汉因厕所改造、厢房搭建闹得不可开交。该市综治中心调解员通过创新方式,成功组织两家孩子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亲子篮球赛”。赛后,孩子们用一句“爷爷们和好吧”打破了僵局。最终通过“庭院议事会”达成协议:龙家改造封闭式卫生间,杨家放弃厢房搭建,空出的场地成为共享小花园。

在十堰市郧阳区,一栋老旧居民楼,因年代久远,存在室内防水失效、污水管网破损等问题,而该楼排污管外壁贴有瓷砖,难以确定破裂楼层,导致楼上渗水不断下淌,一楼、二楼住户深受其害。多年来,邻里间不断协商维修方案,但因问题焦点不明、维修方案难统一而僵持不下。今年春节,矛盾逐渐升级:一楼业主赵某因楼上污水渗漏致自家受损,与楼上邻居产生争执,赌气锯断整栋楼上水管……

该区综治中心委派“金牌调解员”余章谦牵头,联合镇、社区成立调解小组,围绕下水道堵塞这一核心矛盾,挨家挨户走访,组织召开楼栋座谈会,释法明理、耐心调解,最终推动住户达成和解协议并签订了维修方案,持续多年的邻里纠纷终于化解。5月中旬,维修工作顺利完成,邻里关系和好如初。

【责任编辑:刘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