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谈癌色变”
但根据《柳叶刀》的一项报告
中国人目前第一大死亡原因是脑卒中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脑中风”“中风”
秋冬季高发
出现哪些症状应尽快就诊?
如何远离脑卒中?
今天是世界卒中日
快一起来看看吧~
1
脑卒中的危害比你想象中还大
脑卒中也叫脑中风、中风,分为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种,是由于脑血管突然发生破裂或堵塞,导致脑组织损伤而发生的一种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残死率高、负担重的特点。
全世界范围内,每6个人,就有一个人发生脑卒中;每6秒钟,就有一个病人因为脑卒中而死亡;每6秒钟,就有一个病人因为脑卒中而残疾。在我们国家,脑卒中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三百,并且脑卒中患病人群呈逐年上升和增加趋势。
秋冬季为何是脑卒中高发季
秋冬季气温低、早晚温差大,血管收缩,血流速度下降或者血流整体总量下降会增加脑卒中发生风险。除了季节因素,大脑自然衰老、情绪激动、血压升高等,也会增加脑卒中发生风险。

2
3个数字快速识别脑卒中
“1”一张脸:
看嘴角,判断嘴巴是否歪了,不对称了。
“2”两只胳膊:
两只手平伸、前伸,看力气是否一致,是否有单侧胳膊无力的情况。
“0”聆听:
听一听说话声音有没有异常,语言是否有表达不清的情况。

这三个数字连在一起,是我们的急救电话“120”,就是在提醒大家,一旦发生这三个症状中的任何一个,都要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进行求救,尽快到医院进行救治。
3
做好这些事 帮你远离脑卒中
调理好体质
① 痰湿体质:
特点:
形体偏胖,大腹便便,口气比较重,饭量比较大,不爱运动,性格温吞,不易暴怒。

可能诱发中风的原因:
形体偏胖、不爱运动的人,会使代谢减缓,使一些代谢产物、病理产物堵塞在体内。
调理方法:陈皮水
强健脾胃,帮助排出体内湿气,有助于痰湿体质恢复到平和体质。
制作方法:
取10克陈皮清洗干净,放入杯中,加入适量开水,泡15分钟后即可饮用。

② 湿热体质:
痰湿体质升级版。湿热体质人群性格急躁易怒,大便秘结,小便短赤且有烧灼感,甚至可能会出现腹股沟湿热瘙痒或皮肤湿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火”症状。

调理方法:慢三秒
做任何决定之前,先数三个数,可以帮助情绪平稳下来,减少疾病发生风险。

③阴虚体质:
特点:
阴虚燥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失眠多梦、急躁易怒,体温可能会升高。
可能诱发中风的原因:
阴虚燥热可能会造成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紊乱,使血管收缩、舒张出现异常。 阴虚会使人体出现燥热、阳亢,诱发体内其他病理产物在体内进行不正常循环。比如高血压患者因血压突然暴涨而引起突然晕倒。

调理方法:甲鱼汤
甲鱼具有滋阴功效,有助于缓解体内燥热,帮助阴虚体质向平和体质转变。需要注意的是,制作甲鱼汤时不宜加入滋补的食材、中药材。

④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与血管堵塞联系是最紧密的,就像河床里放了一块大石头,水流被堵住无法流通,自然就会失去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血瘀基本都是存在的,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血液循环会下降,加大血管堵塞概率。
调理方法:山楂水
帮助活血化瘀,调理血瘀体质。
制作方法:
取5~15克干山楂泡水喝,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入适量冰糖调味。
禁忌人群:
牙龈正在出血的人群不宜饮用。

活血益脑操
动作一:下蹲按颈
好处:
缓解肩颈疲劳,帮助刺激人体经络,让人体气血更加充盈,脑部供血更充足。
动作步骤:
1.双脚分开,微宽于肩;
2.双手十指交叉,用掌根部按住脖子后方肌肉,双肘内收,同时用力,以有酸胀感为宜;
3.慢慢下蹲,腿部、臀部发力,以臀部有酸胀感为宜;
4.头微微后仰,收紧颈背部,保持3秒钟;
5.蹲起,手肘不动,收紧两侧肩胛骨,背部发力、展开,感受胸胁部拉伸感;
6.此动作10次为一组,每天做3~5组。
动作二:拍拍操
功效:
缓解疲劳,改善气血运行,让脑部供血更充足。
动作步骤:
1.双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握空掌;
2.双手叩击胁肋部;
3.双手左右交替叩击肩井穴;

4.双手左右交替轻轻叩击大椎穴;

5.双手轻轻叩击风池穴;

6.双手左右交替轻轻叩击百会穴;

每个动作做完后,应以有酸、胀、温热的感觉为宜,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决定叩击次数。
健康小贴士:
除了调理体质、练习活血益脑操,生活中还要注意健康饮食、戒烟戒酒、控制体重、适量运动,对于远离脑卒中都有一定帮助。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