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11月5日电(记者冯媛媛)从小蒸笼到大锅灶,从炒菜机器人到智能化厨房,有这样一个小镇,它自己没有钢铁矿产资源,却用钢铁与智慧锻造出锅碗瓢盆、烹饪神器,将商用厨具的火种播撒到全球厨房,这就是位于山东博兴县的兴福镇。
兴福镇地处鲁北黄河滩区,区位、交通、资源均不占明显优势,却聚集了2800余家商用厨具生产加工及配套企业,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模具加工、零部件生产,到成品组装、产品销售等完整的商用厨具产业链条,年产商用厨具设备2000万台(套),年产值300多亿元,占国内市场份额40%以上,产品销往欧美、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一人富、数人跟;一群富、带全村
兴福镇的厨具制造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山东人爱吃面食,家家户户离不开蒸笼。兴福镇人凭借精湛手艺,打造家用蒸笼等简单炊具,走街串巷售卖,靠着口碑积累,逐渐在十里八乡有了名气。
到了20世纪80年代,厂矿企业、饭店宾馆蓬勃发展,许多单位也有了自己的食堂。兴福人敏锐地捕捉到商机,率先办起小作坊,生产饭店、食堂常用的大锅灶、不锈钢餐具等。一个欣欣向荣的商用厨具产业,开始在兴福镇破土萌芽。
随着国内餐饮行业和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商用厨具的需求急剧增加。兴福镇的厨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最初的十几家迅速发展到上百家,厨具产业初具规模。

图为位于山东滨州博兴县兴福镇的厨具展厅。新华社发
“当时,大街小巷都是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家家户户忙着生产厨具。大家相互学习、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种类也不断丰富,并逐渐销往全国各地。”山东省厨具协会会长王炳森说,“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这里就出了100多个‘百万元户’,而且是一人富、数人跟,一群富、带全村。”
从手工敲打走向“高端智造”
进入21世纪后,兴福镇厨具产业技术落后、同质化严重、品牌不强等弊端日益凸显,企业利润逐年减少,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兴福镇一方面大力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开展自主创新,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研发中心,走本土化、本地化道路。
在当地政府和行业协会推动下,兴福镇厨具企业借助本地产业集群优势,通过加大科研投入、引进设备人才、优化产品结构等,构建起广泛的销售与服务网络,渐渐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上图为通道式洗碗机;下图为自动面条机。新华社发
有的企业研发出节能高效的燃气灶具,热效率比传统灶具提高了30%以上;有的企业推出智能蒸饭柜,可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实现精准蒸煮;有的企业研发出的智能炒菜机器人、智能厨房管理系统一经推出,便受到国内外市场欢迎……
科技创新让兴福镇的商用厨具产品逐渐摆脱了低端形象,开始向中高端市场迈进。
从线上销售到海外云仓
为拓展市场,兴福人在销售模式上不断下功夫,纷纷开启线上销售模式,通过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等平台,将厨具产品推向全球。目前,全镇电商企业超过200家,线上交易额突破1亿元。

在山东速集厨房配件有限公司直播间,工作人员通过直播平台推销公司产品。新华社发
兴福镇还积极布局海外仓,通过集中存储厨具产品,提升物流效率。依托海外仓,企业可直接触达当地经销商与终端客户,实现“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的即时交易模式。目前,以兴福镇为中心,博兴县已运营的商用厨具海外仓有8个、在建2个,实现了从“线下叫卖”到“云端卖全球”的华丽转身。
从最初的手工蒸笼,到全自动智能的烹饪设备;从叮当作响的家庭作坊,到智慧涌动的现代工厂,兴福镇用数十年时间,在锅碗瓢盆的烟火气中,淬炼和蝶变出一个畅销全国全球的商用厨具产业,既鼓了当地百姓的钱包,又丰富了全球厨房的餐盘。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