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相约大湾区,燃动十五运。这一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带动赛场内外热情高涨。
深圳赛区分媒体中心8日正式投入运行,它就设在深圳体育中心体育馆,这个体育馆也是深圳赛区的核心场馆。

全运会期间,深圳将进行包括游泳、自行车等12个竞体项目。这几天,在深圳的社区、街巷、商圈各处都充满了全运气息。

全运会期间,香港将承办场地自行车、击剑、高尔夫球等竞技项目以及群众赛事活动的保龄球项目。

本届全运会是香港首次参与承办全国最高水平的综合运动会。目前,各竞赛场馆、安保、交通、志愿者服务等已经全面准备就绪。记者也从购票平台了解到,接下来的重点赛事门票早早抢订一空,足见大家对全运会的热情。

十五运会是澳门首次参与承办全国性大型体育赛事,这座多元之城已经整装待发,迎接全运盛会。


在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十五运会排球女子成年组的赛事已经在这里打响。同时,澳门赛区的指挥中心、新闻中心及国际广播中心也已经在这里开始运营。对于澳门各界人士来说,能够在家门口观看全国最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也感觉非常兴奋和自豪。
全景看全运:十五运 新意足
十五运会首次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联合承办,在全运会史上首次不新建大型场馆,并且首次设置了跨境赛事项目。多个首次的出现,充分说明十五运会是一届新意十足的全运会。相对于往届,本届全运会都有哪些改革创新?一起来了解。
办赛模式创新:三地联合承办
本届全运会首次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联合承办,这是全运会办赛史上的创新实践,也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生动实践。三地通过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确保办赛更加畅顺、高效。

跨境赛事创新:无感通关体验
本届全运会首次设置了跨境赛事项目,其中,在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中,通过人脸识别、前置查验等技术手段,运动员在约230公里的赛道上可以6次无间断地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享受“不踩刹车”的无感通关体验。深港马拉松赛也实现了运动员在深圳湾大桥上顺畅通关。

群众参与创新:让更多人登上全运舞台
十五运延续此前的改革举措,不公布各代表团金牌、奖牌和总分排名,弱化“唯金牌论”,同时扩容群众赛事,设23个大项166个小项,比往届大幅增加。

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院长王庆伟称:“本届全运会从青少年到老年人,全年龄段覆盖,按照‘全龄友好、全力保障、全民共享’的‘三全’理论,确保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机会参与全运会。”
绿色办赛创新:首次不新建大型场馆
十五运优化场馆利用,90%以上竞赛场馆利用现有场馆改造升级,在全运会史上首次实现不新建大型场馆,有效降低了办赛成本。此外,根据广东电网测算,本次全运会赛事绿电使用量将超过1.8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碳排放约16万吨、种植了约888万棵树木。

文化融合创新:尽显大湾区风采
十五运火炬传递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的地标间跃动。奖牌“同心跃”以木棉、紫荆、莲花象征三地共生,港珠澳大桥造型挂环体现地理联结。群众比赛引入舞龙、舞狮等具有岭南特色的项目,同时将醒狮、龙舟纳入竞赛项目。

首都体育学院管理与传播学院院长王庆伟称:“这些改革创新举措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携手向世界讲好湾区故事、中国故事,为粤港澳大湾区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融合发展积累经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