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日报评论员 张双双
手指一碰或者手机一晃,就会强制跳到“双十一”会场。想关闭弹窗,要么跳转速度快到来不及,要么关闭按钮小到找不着。“双十一”期间,不少消费者遭遇电商平台霸屏广告的轮番“轰炸”。针对此类乱象,杭州等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已展开调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已超过9亿人。电商经济不仅重塑了消费生态,更成为推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一批互联网企业乘势而起,成长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石。然而,当企业日益强大,部分平台却开始显露强势姿态:霸屏广告防不胜防,算法推送无孔不入,超范围收集用户信息成为常态……这些以“技术创新”为名的营销手段,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触碰了隐私保护的法律红线。
强大与强势,只一字之差,却映射出截然不同的发展哲学。对企业来说,强大,源于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极致的服务体验,体现为企业从容应对挑战、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底气与格局。而强势,则往往表现为一种对力量的过度乃至粗暴运用,企图以控制与支配取代平等协商与自由选择,无形中侵害消费者权益,挤压同行生存空间。搞垄断、打价格战等强势行为,短期内或可攻城略地,长远看却是饮鸩止渴,不仅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土壤,还会侵蚀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强势的本质是“利己”,而真正的强大是“利他”。若把市场地位转化为强势话语权,用技术壁垒排挤对手、用强制手段收割用户,最终只会透支自身信誉,失去立足之本。若将强大的资源与能力用于优化服务体验、改善行业生态,致力于把市场的蛋糕做得更大,自然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与行业的尊重。当一家企业成长为参天大树,是成就“树大好乘凉”的共赢美景,还是导致“大树底下不长草”的生态悲剧,关键就在于企业坚守何种价值坐标。
国家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为的是建设“百花齐放”的繁荣市场,而不是形成“几家独大”的寡头格局。大平台、大企业作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一举一动通过无数产业链条,牵动着亿万消费者与小微经营主体的生计。在制定规则、创新业务时,不能囿于一己之利,而应充分考虑社会良性发展的需要。真正强大的企业,懂得“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道理,在追求商业价值的同时,不忘肩负的社会责任,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25003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