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秦卫飞 通讯员但家川
课间时分,周文田招呼孩子围坐火炉边取暖。
课堂上的周文田。
课堂上,孩子们认真作笔记。
天寒地冻,周文田护送孩子放学。
绵延的群山深处,有两个年近花甲的老师,坚守深山34年,点亮山里娃的希望。2018年12月4日,新华社客户端以一组图片报道了他们甘做大山深处孩子们的“引路人”的事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1月8日,记者慕名前往利川市团堡镇太坪龙村教学点,探访其中一位被誉为“火炉老师”的周文田和他的学生们。
太坪龙村海拔近1600米,村里的教学点是当地孩子们求学的殿堂。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在教学点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少。目前,这个教学点只有12名学生,56岁的周文田,就像大山里的红烛,照亮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
1月8日下午3时许,刚走进教学点的小院子,就听见教室里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稚嫩的声音不太一致,但每个孩子都大声念着。56岁的周文田在黑板上写着教学内容,边写边回头给孩子们讲解,讲台的一角,火炉烧得很旺,教室里暖意融融。
7岁的男孩涂登卫在最后一排坐着,手里拿着铅笔,认真地在本子上写字,鼻涕流出一长条,他狠狠地吸了一口,一旁的同学们都笑出声来。字迹虽然有些歪歪斜斜,但每一笔都很工整,涂登卫有些害羞地说,他的家在10多公里外,每天在教室和老师同学一起的时光最开心。
“天雨路泥泞,天干没水吃;冬天雪花飘,寒风冷死人。”这是对这一带的真实写照。气候恶劣,山高路险,很多老师都不愿意在此任教。今年56岁的周文田,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成为这个教学点坚定的守望者。
下午3点15分,周文田喊了声“放学”,嘱咐孩子们回家路上结伴走,多加小心。他还不放心,跟在几个孩子后面走了很久,直到看到他们走远才转身。“这几个娃娃住得远,走回去要2个多小时,我多看一眼放心一些。”
说起自己的教学生涯,周文田腼腆起来。“我是1984年开始走上讲台的,2003年通过考试,转为公办教师。”现在这个教学点开设二年级,这些孩子大多为留守儿童,有的孩子上学要走十几公里山路。34年来,虽然换过几个岗位,但他一直坚持在这一带的农村教学点上,一来自己就是本地人,二来本乡本土的孩子们需要老师,他舍不得,想多给孩子们上点课。
其实,周文田并不是本村人,他家住高岩村六组,距学校约20公里。由于路途远,往返骑摩托车要跑上一个多小时。每天早上,他匆匆吃点洋芋饭就往教学点赶,中午就在学校里煮碗面条,一直到下午3点多放学送完孩子们,再骑车回家做晚饭,遇到冬天下雪路上结冰,他就住在学校。
冬天来了,高山上经常白雪皑皑,异常寒冷,北风呼啸着冲进教室,刮在脸上如刀割一般。孩子们冷得直跺脚,长起了冻疮。周文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想尽办法让孩子们暖和一点。“一到冬天,我上完课,就拿起柴刀到山上砍柴,把教室里炉子第二天要烧的柴火多准备点,让孩子烤上火、喝上开水。”回忆起刚在教室里生火取暖的日子,周文田介绍道。大山深处的“火炉教室”,让冬天不再寒冷。
周文田不仅用炉火温暖着孩子们的身体,还用爱心温暖着孩子们的心灵。前些年,朝南村教学点有一个叫姚曜斌的孩子,只有7岁,他母亲患有精神病,父亲又有智力缺陷。这个孩子刚来学校时,性格怪异孤僻,根本不与其他孩子玩耍,经常一个人发呆。周文田观察到这个情况后,给了这个孩子更多的关心,鼓励他好好学习,多与同学交流、玩耍。经过他的耐心开导,这个孩子终于露出了笑脸。
不久前的雨雪天气,山里道路结冰,有一天早上,周文田在去学校的路上不小心摔倒,头部重重磕在路边的石头上,虽然一阵眩晕,但他没有休息,给校长打了个电话说,可能要迟到一会儿,然后他坚持走到了教室上课。那天放学,他伤势还未恢复,却仍不忘给几个路远的小孩的鞋子上,用布条或稻草绑上防滑的“脚码子”。
近年来,利川市加大对山区教学点的关注度,全力保障教学点的硬件建设和教学设备设施投入,补足教学点公用经费支出,该市教育局出台《利川市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实施方案》,对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给予帮扶,让他们学有所获,困有所帮。
精准扶贫政策也为居住在偏远村落的孩子上学排除了重重困难,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各界多方伸出援助之手,2018年,利川市获得各类捐赠287.4万元,“爱心衣橱”为23个教学点的1332名学生送去了价值95万余元的冲锋衣、围巾、体育用品和其他学习用品,让孩子们的这个冬天更加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