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湖北新闻 > 鄂州新闻

鄂州“姚姐”化解土地积案大案数百件 案件调处率达100%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03日11:31 来源: 荆楚网

dddddddddddd.jpg

姚桂芬前往沙窝乡沙窝村调查了解村民耕地被占用情况。通讯员谢邦武 摄

ffffffffff.jpg

 

姚桂芬前往葛店秀海村村民家中调查拆迁安置补偿情况。通讯员谢邦武 摄

  荆楚网通讯员 谢邦武

  她不是教师,但能帮迷茫的群众答疑解惑;她不是医生,却能为痛苦的上访者治愈心灵;她并不高大,但能替弱势群体挡风遮雨;她并不强壮,却能以一身正气匡谬除弊。

  姚桂芬,女,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1995年调入鄂州市国土资源局,现任市国土资源局信访办公室负责人。

  都说信访工作是天下第一难,但凭借着为民解忧的初心、实干担当的决心、守护公正的匠心、帮困救弱的爱心,她用100%的信访回复率、100%的案件调处率、100%的群众满意率,在信访战线书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怀,一个人民公仆的信仰,一个基层国土人的担当。

  2015年,姚桂芬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六五"普法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6年、2017年,被评为市国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今年,她又荣获"鄂州市岗位学雷锋标兵"和"鄂州市先进工作者"称号。她的事迹传播开来,感动着许多人。

  三个百分之百,诠释不忘初心

  在前来上访的父老乡亲心中,姚桂芬是可以依靠的“自家人”,大家习惯称她一声“姚姐”。在这亲切温情的字眼里,有信任,有依赖,还有难以言表的敬意与感激。

  却顾所来径,初心分外明。

  自2015年调任国土资源局信访办以来,在600多次的接访中,“姚姐”的形象深深扎根在老百姓心上:她“性子急”,接到群众反映的问题,总是第一时间协调解决,从不推诿、拖延,信访回复率100%;她“坐不住”,工作不计得失、言出必行,奔波于各个单位、部门,只为帮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案件调处率100%;她“脾气硬”,遇到棘手大案、积年陈案不怕难、不低头,事无回应决不罢休,群众满意率100%。

  “人不伤心不落泪,民无难处不上访。来的都是身陷困境的父老乡亲,能帮我就帮一把。”在姚桂芬看来,信访反映民生,民生关乎民心,民心连着党心。

  信念如磐志如铁,带着一腔热血,带着赤子之心,带着组织重托,她走上了信访一线。

  到岗不久,姚桂芬便遇上了一件棘手大案。东塔路宏楼花苑小区有84户居民2009年购房后,一直未拿到两证。他们多次与开发商谈判未果,于是找了个"狠人"汪某带头,到政府和相关部门上访、闹事,影响十分恶劣。

  这天,汪某与一群人来姚桂芬办公室。姚桂芬起身迎接,可汪某理都不理,径直坐在她的办公椅上,将脚跷到桌面。姚桂芬双手端来水杯,“同志,您先喝口茶,有事慢慢说。”

  “我不跟你废话,把你们局长叫来,我只跟你们局长谈。今天必须把这事给我办好了,不然谁也别想好过!”汪某语气挑衅。

  姚桂芬既尴尬又委屈,她看了一眼对方拿来的材料,这案子涉及多家单位,把他们指到别处去,自己“独善其身”也不是不可。

  “若不是在其他途径受阻,大多数信访群众不会走上闹访、缠访之路。如果我们都不愿意去‘解疙瘩’,那百姓必会缠入信访终而不结、无限申诉的‘一团麻’。”姚桂芬选择了“自找麻烦”。

  她一边安抚汪某等人的情绪,一边组织同事核实资料。“你们小区这个项目由于摘牌成交后规划调整,开发商未补交出让金,导致各项手续不全,居民两证不能办理。您留个联系方式,我们拟定解决方案后给您回复。”

  两天后,接到姚桂芬打来的电话时,一向说话“斗狠”的汪某竟然有点结巴。“真……真没想到你会打来,我还以为又被敷衍了呢。”

  他不会知道,在过去的48小时里,姚桂芬为了帮居民们争取到每一分利益,加班加点查阅资料,马不停蹄上下联络,两个晚上一共睡了不到5个小时。

  有人劝她,“这事情拖了五年,你就算再心急,总得用五个星期甚至五天的时间研究吧,哪能一口吃个胖子。”

  “老百姓辛苦一辈子买套房,到头来连证都拿不到,他们心里该多慌啊。我慢一天,他们就多一天睡不着觉。”姚桂芬把头埋进如山的卷宗里。

  理出解决方案后,姚桂芬请来汪某,一步步告知他办理程序,并由市国土局向相关部门发去协调解决函。

  “姚姐,谢谢你,以前真对不住。”这个七尺汉子眼圈泛红,不断道谢。

  案件进入办理流程,按理说信访办的工作已经完成,但汪某依旧是这里的常客。他请求姚桂芬跟他们一起去各相关部门跑手续。看着群众信赖的眼神,姚桂芬不忍拒绝。

  在工作中,她讲人情、用真情、投感情、建友情。带着深厚的感情和信访群众交朋友,带着沉甸甸的责任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她说:"职权有限,但责任无限。人民公仆为人民,不在乎这事情是分内还是分外。"

  “她每天都热情洋溢,不管信访群众带着多大的矛盾和负能量来,都能在她的笑容中融化。她的温言暖语胜过千军万马!”同事领导们对姚桂芬赞赏有加,让大家钦佩的是,她能将群众的对抗情绪变成感激依赖,能让令人头疼的老上访户变得通情达理,能把这不讨好的工作做到锦旗满屋。

  有人来“取经”,她不好意思地笑笑,“哪有啥秘诀。将心比心,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跟你有多亲。”来之不易的100%的信访回复率、100%的案件调处率、100%的群众满意率是这句肺腑之言的最好证明。

  一本服务台账,换一把“连心锁”

  信访工作说好做也好做,说难也难。对于国土部门不能解决的事,完全可以采取下达不予受理告知书的“踢皮球工作法”。但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是让老百姓深恶痛绝的“门好进、脸好看,事还是难办”的“新四风”问题。

  姚桂芬常说,信访工作要让群众“叫好”,就必须向问题“叫板”,一丝不苟把工作做到位,跟踪到底,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在她的办公桌上常年摆着一个厚厚的本子,那是一本服务台账,在姚桂芬的柜子里,这样的台账已经积攒了高高一摞。

  台账上记录着来访人的个人信息和他们所反映的问题,以及指导意见和咨询者对服务者的评价。

  “这其实是为了给我们自己拧紧‘压力阀’。”姚桂芬笑着解释道,“以前我们也接受咨询,但敷衍一下、忽悠一下的情况大有存在。制定‘服务咨询台账’后,相当于自我加压,因为台账上"指导意见"一栏必须填起来。一个咨询记录就是一份责任,咨询者的评价就是最真实的实绩测评。这督促我们必须去思考,必须有作为,必须为老百姓出谋划策。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习总书记说,信访工作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翻开姚桂芬的服务台账,里面记载的不仅有滚烫的民情,还有炙热的民心。这看似简简单单的表格,换来了一把把“连心锁”。

  在台账的咨询者评价里,张张满意,字字真情,里面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亲人。"她把群众当亲人",质朴的话语,至高的褒奖。

  姚桂芬不仅有许多本地"亲人",还有不少"远方亲戚",在深圳工作的杜秀丽就是其中一个。

  杜秀丽在蟠龙小区有一套房,2017年临近春节之际,她专程赶回鄂州办理房产过户手续。杜秀丽急于初六返回深圳上班,但土地出让金收缴手续受阻,眼看临近除夕事情仍悬而未决,这让她十分恼怒。

  杜秀丽找到信访办来时,情绪很激动,大吵大骂。单位的保安和其他同事闻讯赶来,要将其拉走。

  “说不生气是假的,碰到一些难缠的上访者,我也不想受理。但遇麻烦就躲,‘服务咨询台账’该怎么记?把群众当皮球踢,咱的良心账该怎么记?”姚桂芬将大家支开,静静地等杜秀丽发泄完,为她递上一杯茶。

  姚桂芬跟她拉家常,为她出主意,与她讲道理,像亲姐妹一样真心实意地帮她。此时已是腊月二十八,为了赶时间,姚桂芬一天内四上财政局,三去不动产登记中心,六跑各个科室,回来后累得瘫坐在办公室动弹不得。

  帮杜秀丽解决完房地产过户问题,已是除夕前夜。因为一直加班,姚桂芬家里年货没办,卫生没做,那年他们过了个没有“年味儿”的年。吃着简单的团圆饭,姚桂芬的手机短信提醒响了,是杜秀丽的留言。她说:“姚姐,是您让我真正认识到什么叫党和人民的好公仆。好人一生平安。”姚桂芬笑了,那顿饭她吃得特别香甜。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服务咨询台账只是载体,其承载着的是“人民至上”的诚意与决心。

  “我们的一次用心服务,也许会托起一个家庭对社会的善意,对生活的希望。”姚桂芬说,信访工作看似不起眼,但它是一个国家在法治进程中的润滑剂,当政策法律与民生实际在对接中出现摩擦时,信访人要当好各条战线前沿阵地的守望者,调处矛盾的侦察兵,解决问题的特警队。

  于尽心尽力的服务中,树立人民公仆的形象;于无微不至的关怀里,彰显“人民政府为人民”的宗旨。

  在姚桂芬心中,信访工作目的不是结束一个案子,调解一场纠纷,而是尽己所能,为老百姓解决他们的所求所盼。她常讲,“信访人要顶天立地。天是党和政府,地是人民群众。要围绕中心工作,走好群众路线。‘这事不能办’不是一句话,而是给老百姓指一条路,想一套办法。”

  姚姐信访工作法,彰显智者仁心

  信访工作难,难在往往“来者不善”。上访群众带着怨气,抱着与信访工作者敌对的心态登门,“脸难看”“话难听”是常态。信访部门只能通过协调各方解决问题,这里“事难做”也是众所周知。但比困难更大的是为民办事的决心。

  用真心赢得真情,用真情赢得民心。姚桂芬成为上访群众信得过的人,不仅是因为她为大家实实在在解决了问题,更是因为她将对人民的爱融入到每一个细节。

  华容区庙岭镇栈咀村5组的尹细贤是个老上访户,当地干部提到她都直摇头,“这人不好惹,爱闹事。”

  从2010年开始,她多次到市、区国土局、镇政府上访,反映小叔子李祥安有土地0.93亩被征用,没拿到补偿,要求退还耕种。

  2016年3月,她带着身患残疾的小叔子闹到了国土资源局。“你们不解决问题,我们就不走了。”两人背来被子、衣服,要在局里打地铺,与保安起了冲突。

  “谁都别冲动,有啥事我来处理。”姚桂芬将尹细贤二人请到信访办,她一面跟分局联系,一面做他们的工作。

  眼看着到了中午下班时间,对方仍不愿意离开,姚桂芬告诉他们,这问题要多个部门联合办公,不是一下的事,可对方态度坚决,必须当天解决。

  姚桂芬见劝不通二人,于是去食堂端了两份饭菜送到他们手上。“你们先吃饭,吃饱了咱们再一起想办法。”

  热乎的饭菜暖热了二人的心。尹细贤端着碗直掉泪,"有人说我们不讲理,其实我们是没办法。我们读书少,遇到事了只能用这种方式闹,怕被人骗,被欺负。“尹细贤拉着姚桂芬的手说:"姚姐,你是好人,真心实意对我们好,我们听你的,这事你说咋办就咋办!”

  当天下午,尹细贤带着小叔子回了村。而姚桂芬则踏上为他们奔波的路。她多次到华容,与分局、华容区政府、红莲湖管委会,以及村委会反复协调、做工作,达成赔偿协议。同年12月,尹细贤签订《息访承诺书》,又一起积年矛盾化解在基层。

  善作善成,何以得?“无论多难缠的上访者,多疑难的信访事件,只要我们服务态度好,服务质量到位,上访者的火气起码消了一半,问题起码解决三分之一。”姚桂芬道出自己的"成功法则"。

  在姚桂芬的带领下,信访办作出对社会对人民群众的“六个一”公开服务承诺: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茶水暖心,一腔热情服务,一身正气办事,一句好话送行。除此之外,姚姐工作法里,还有个32字"秘笈"--有访必接、有求必应、有信必回、有结必解、有铁必化、有蛋必砸、有难必帮、有事必办。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6年4月,正逢朱家垴村整体拆迁改造,村民孟琴来访,要求替父亲孟庆加变更土地证名称。2000年,孟庆加将房屋土地证登记到孙子名下。如今,因赡养纠纷,孟琴与父母商量决定要回土地证,将房屋拆迁补偿费全部归老人所有。他们跑了多个部门,都被告知土地证转让必须要双方同意并到场,可儿孙坚决不配合。

  于是,这件事成了打不开的死结,对信访部门来说也是束手无策。但姚桂芬还是耐心地接待了他们。

  在一次次的接触中,孟家人把她当成了自己人,不再到信访办来闹事了,但是,同年7月中旬的一天傍晚,孟琴雇人将重病的父亲孟庆加抬到城区直属分局一楼,以此威胁施压。姚桂芬得知情况后,顾不上回家吃饭,赶了过去。

  “这个问题超出了国土部门的业务范围,难度很大,但你放心,我会管到底!可你这样把老父亲抬来,不顾他的身体,这是不孝啊!”在姚桂芬的一再劝说下,孟琴答应第二天上午将孟庆加接走。安顿好他们,她回到家已是深夜1点多钟。

  经过姚桂芬不懈努力地调解,孟庆加的孙子决定一次性支付爷爷奶奶30万元现金。终于,这起差点酿成社会问题的矛盾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一个人做好一件事并不难,难就难在一如既往地坚守岗位做好每一件事。进入市国土资源局信访办三年来,姚桂芬共参与接待群众来访215起,受理各类群众信访事项312件,化解重大矛盾纠纷3起,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5件。

  “信访工作是一个多层次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因此,信访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法律政策要熟、业务知识要精、服务态度要好、群众观念要强、待人接物要真、工作认真要细、解决问题要实。”姚桂芬说这是“姚姐信访工作法”的核心要义。

  “姚姐信访工作法”掀起了整个系统内的比学赶超,鄂州市国土资源局信访工作做到了一对一专人矛盾化解负责制,领导干部与上访群众一对一对接,处理化解矛盾纠纷实现终身制,对于案件处理结果一月一通报,一事一点评等等,许多大案难案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架起了政府与上访群众的“连心桥”。

  千条道歉留言,诉说人性大爱

  对工作,姚桂芬是当仁不让的行家里手,对家庭,她却有道不尽的愧疚和遗憾。

  "在家人眼里,我是有事靠不住,家里坐不住,说话不算数的人。"她尴尬地笑笑,扭过头,红了眼角。

  2015年5月,姚桂芬被调任市国土资源局信访办公室负责人。正逢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落户,为了配合大项目的征迁腾地工作,同年9月,鄂州市国土资源局率先在全省国土系统成立了征地纠纷调处中心。在鄂州举全市之力建设国际航空大都市的号角中,国土信访工作迎来了空前的挑战。再加上最近几年,全市推行“阳光信访”,网上信访量剧增,姚桂芬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

  作为一个临近退休的老同志,许多她的同龄人都觉得跟不上网络办公的步伐。但姚桂芬不服输,“不会,我就学,学不会,我就多花时间学。”多少个夜晚,她都是坐在电脑前度过,学习信息录入方式,学习网上办理流程操作……

  在局里流传着一个令人唏嘘的笑话,信访办的灯一到晚上就亮,甚至到了凌晨也不熄。物业负责人在楼栋外巡查以为是工作人员忘了关灯,叫门卫上来看,结果次次都发现是姚桂芬在加班。于是,物业巡查就以这盏灯为信号,灯亮了就巡一圈,灯灭了就巡三圈,因为"人没睡,贼就不敢来,再敬业的贼都熬不过她"。

  忙完一天的工作,轻柔的夜风吹过窗台,在这难得的宁静中,姚桂芬开始给女儿写留言:宝贝,对不起,今天你发高烧,妈妈答应早点回家陪你,可是又食言了……

  女儿,是姚桂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也是她难以言说的痛。她的独生女儿是个智障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常年体弱多病。这天女儿高烧39。7℃,姚桂芬一早到单位,想把事情处理完,上午十点带女儿去医院,可是,不巧来了一群因办不动产证与开发商产生矛盾的上访户。发烧的女儿因为太难受,迷迷糊糊地从家里找到办公室来。姚桂芬看着孩子很是心疼,但又不忍心赶走上访群众,只能让女儿在办公室等。这一等就是四五个小时。

  终于,孩子打了针,退了烧,她多希望妈妈能陪陪自己。然而,想着办公室里上访户送来的一叠叠材料,想着他们急切的眼神,姚桂芬咬了咬牙,摸摸女儿的脸,含着泪出了门。

  “哪个妈妈不爱孩子,只是宝贝啊,我们还要将爱分享给那些困境中的人……”“我有时会想,宝贝,你遭遇了人生的不幸,那些信访群众也许跟你一样正遭遇着不幸,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得到关心和帮助,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忙完工作,姚桂芬会给女儿写留言。这些年,这样的道歉留言,她写了千余条。

  “孩子以前会看,但是随着智力状态越来越差,现在她不太愿意看了。”对于姚桂芬,写留言已成为情感的寄托,表达的渠道,它记录着一个母亲无声的爱,也记录着一个党员无私的心。

  家,是爱的港湾,是力量的源泉。丈夫下岗后,遇到了比较好的创业机会,想出去干一番事业,但当时姚桂芬刚调入市局信访办不久,十分忙碌。女儿不能没人照顾。“你放心去干你喜欢的事业吧,家里的一切由我来承担。”丈夫做出牺牲。这样的承诺胜过多少爱的语言。

  在许多人看来,姚桂芬遭遇了许多不幸,但在她自己看来,在每一次与困难较劲的过程中,都有爱相伴。

  "我要努力地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把爱传递给更多人。"她的爱,是对信访岗位的爱,对普通群众的爱,是全心全意的爱,是一如既往的爱。

  去年,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慕名找到了姚桂芬。“闺女,他们都说你是个为民办事的好干部,我们遇到了个事,很难办,还要得罪人,你能不能帮帮忙?”

  这些老人是鄂城区政府的退休老干部。1993年,区政府事务管理局建了6栋宿舍楼,共计115户,系单位房改房,由于历史原因办不了土地证。老人们辛苦一辈子,买的房子拿不到凭据,心急如焚。

  这种陈年积案,相关手续不全,调查过程繁琐,处理难度大。帮,会不会引火上身?不帮,自己于心何忍?姚桂芬顶着重重压力答应了。

  老人们感动得当场下跪,他们如释重负。而姚桂芬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忙碌。三个月期间,她查阅了100多份档案资料,掌握了大量的相关法律、政策,走访近200人,取证65份,最终为115户住户均办理了不动产权证。

  老人们敲锣打鼓送来了锦旗,上面写着“公仆之魂 全心为民”。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带着初心与荣光前行,在新时代的答卷上,姚桂芬奋笔疾书。她要用自己全部的努力,让信访者在人生的逆境中,有人拉一把,有人帮一下;用自己全部的努力,折射信访工作的能量,让微笑爬上人民群众的脸庞;用自己全部的努力,在每一次贴近民生的信访调处中,展现一名公务人员爱岗敬业的职业情操,彰显一名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实干担当。

【纠错】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